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近2年水地源热泵的发展趋于平静。2013年受各方环境、政策的影响,水地源热泵市场继2012年出现27%的下滑后,再次出现19%的下滑(图21)。造成大幅度下滑的原因如下:
图21 2011-2013年水地源热泵市场销售量对比
(1)政策限制。针对水地源热泵产品使用对地下水的影响,相关政策规定,禁止在城市、集镇等建筑物密集区建设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以防止地面沉降和增加排水负担;对地埋管热泵可能引起的地下水串层等问题,被要求由行政主管部门向批准部门和建设方通报,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和管网设计;而对于有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的潜在威胁,政策要求对水源井要根据土层、水源类型、取水途径划定保护范围,同时在保护范围内禁止实施污染地下水的行为,对报废、闲置、施工未成的水源井进行封填措施。
(2)补贴减少。自水地源热泵技术在全国推行开,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制定了相关的补贴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水地源热泵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如今,我国能耗已严重超标,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绿色建筑成为大势所趋,而水地源热泵技术作为绿色节能技术的一种,已逐渐被规划为绿色建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原先单独对水地源热泵技术的补贴慢慢变成对整体绿色建筑的补贴,这样不但复杂了补贴申请的过程,还会出现各部门扯皮的现象。
(3)失败案例浮现。由于门槛较低,加上确有利润存在,参与水地源热泵产品生产及销售的中央空调厂家越来越多,除去专业性较强的,不专业的小厂家也不计其数。另外,施工单位团队参差不齐,再加上竞争激烈,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的情况不在少数,不按设计规范施工直接造成的项目安装质量问题,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多,项目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显,全国的失败案例逐步凸显出来,甲方及用户对水地源热泵技术的信心大不如从前。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忽略水地源热泵产品的优势及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2013年,水地源热泵产品在市场发展中还有以下几点特征:
(1)采购市场潜力巨大。由于地源热泵对能源的利用效率高,与普通制冷或采暖方式相比,运行费用可节约40%,同时还具有不向外界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的优点,开始被越来越多的采购单位接受。截止到2013年9月底,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地源热泵项目的数量共28个,除去3个废标项目,采购额累计达1.27亿元,学校、医院、公共建筑等成为使用地源热泵系统的主要场所。另外,在政府采购地源热泵产品项目中,虽然数量较少,但金额百万元以上的项目并不少,更有4个千万元以上项目。
(2)农村市场前景光明。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源问题作为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高度关注。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应用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巨大。在农村地区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以加快改善农村民房、中小学、卫生院等公共建筑供暖设施,保障与改善民生;可以带动清洁能源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扩大内需与调整结构。众多专家认为,如果地源热泵能在农村得到推广,节能潜力将是巨大的。
从市场格局来看,2013年华中和西南市场增幅明显,为全国水地源热泵整体市场继续下滑的态势增添了一丝希望。相对于北方市场巨大的工程项目,水地源热泵在华东市场的项目显得精致许多,由于初投资较高,众多厂家把目光瞄准了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南、华北市场,也成功树立了典型工程项目,但随着中央空调整体容量的加大,这些区域的占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图22)。
图22 2013年水地源热泵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对比
从品牌格局来看,如同以往,市场上水地源热泵厂家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众多厂家能在这块领域中分得一杯羹。除了专业生产水地源热泵产品的厂家外,很多生产线本身较宽的大型中央空调厂家近年来也把水地源热泵产品当成补充产品,在市场频频发力。在南方市场,以克莱门特、美意、天加、枫叶能源、特灵、麦克维尔、美的、中宇等品牌为主;而在辽阔的北方市场,富尔达、清华同方等水地源热泵企业则把握优势,稳稳占据了北方水地源热泵空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图23)。
图23 2011-2013年水地源热泵各大区域市场占有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