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成了2025上半年中央空调行业的核心关键词!地产需求持续冰封,政府项目资金紧张……多重利空叠加,让行业从业者倍感煎熬。在行业下行的大背景下,渠道商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2025年上半年,一线渠道商生存状况究竟如何?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近期,《中央空调市场》对一线零售商、工程商做了一次线上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以下市场变化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受到调研方式的局限性、部分地区倾斜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与实际的市场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的相关内容分析只作为市场的定性分析。
01 利润微薄,深度内卷苦苦挣扎
在楼市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曾经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稳步发展的区域,已经陷入停滞期。大型项目停建、缓建屡见不鲜,中小项目数量锐减,让工程商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以至于在公开招投标的中型项目中,出现30~40家工程商争抢的局面,导致项目报价持续走低,项目利润也越来越薄,甚至低到5%~6%的净利润。
在家装零售市场,厂商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渠道终端的价格战也呈现白热化趋势。安徽某零售商表示,“同一机型去年还能卖到2.5万元,今年客户直接压价至2万元。不做这笔单子就流失客户,接了又几乎毫无利润可言。”
实际上,在需求萎缩与市场压货问题共同作用下,零售商产品库存持续攀升。为缓解库存重压,零售商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手段吸引顾客,部分经销商甚至以低价抛售产品来争抢市场份额。这种恶性竞争不仅严重侵蚀了利润,还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众多零售商难以承受高位库存与生存挑战,纷纷选择收缩规模甚至退出市场,“跑路”或“倒闭”现象频发。
02 资金短缺,垫资、拖款压力陡增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工程项目数量同比大幅下降,资金短缺问题成为摆在所有渠道商面前的头等难题。据调查,76.2%的受访工程商反映,甲方资金预算大幅缩减、项目审批周期长、项目频繁变更、验收流程繁琐等导致的回款难题,使部分工程商上半年大部分时间忙于催账。事实上,从2021年房地产市场暴雷以来,工程项目市场就连年走低,项目拖款、欠款问题已成为行业常态。
如今,价格竞争也是让工程商头疼的难题。虽然所有的工程商都表示“没有合理的利润,就没有应有的服务”,但还是迫不得已加入到内卷中。根据调研得知,工程商在一些项目竞标过程中,面对的不仅仅是超低价中标,中标之后的垫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的资金压力骤增。
03 聚焦存量,更新、服务成核心
如今,很多老旧设备进入淘汰更新年限,面临能效降低、故障率上升等问题,存量代替迫在眉睫。可以说,中央空调空调设备更新改造市场潜力巨大。在中央空调行业增速放缓的当下,“双碳”政策的方向指引与“以旧换新”的财政补贴形成合力,让这片市场成为众多经销商眼中的“新蓝海”。
据调查,65.4%的渠道商表示,公司已经在进行旧改项目。在工装领域,政府公建、大型酒店以及工业项目更新需求旺盛,各类改造项目的数量显著上升,俨然显露出成为今年行业增长引擎。但是,旧改资金、技术改造能力是否达标等问题是困扰工程商下场的关键因素,也已成为叩开这一市场大门的隐形门槛。因此,EPC、BOT 模式在更新改造市场较为常见。
04 关店、开店,零售渠道两极分化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新房交付量的显著减少,犹如切断了中央空调零售市场的“源头活水”。作为与房地产深度捆绑的行业,新房市场的源头性萎缩,使得那些高度依赖新装市场的零售门店瞬间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与此同时,全面推行的精装房政策形成了强大的挤压效应,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大量本应流向零售终端的潜在客户牢牢挡在门外。
由于上门客户少,很多街边店因房租成本持续高企,加上客流量不足,经营压力陡增,难以维持正常运营,相继关店,转而在租金相对较低、且有一定客流量基础的卖场、写字楼开店,以降低运营成本,集中精力服务有明确意向的客户。当然,在重点城市开设大型展厅也成为品牌的重要战略选择。以城市体验厅为核心,联动旗下专卖店,形成辐射整个区域的营销模式,既提升了品牌形象,又能更高效地覆盖市场,满足不同区域客户的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05 K型分化,消费降级与消费升级并存
目前,市场供大于需的态势愈发明显,家装零售企业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抢占有限的客户资源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无论是市场营销推广,还是价格策略上,均内卷得比较严重。在市场营销方面,企业纷纷加大广告投放力度,线上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等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多重因素叠加下,渠道商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很多经销商陷入“销量微增但利润大减”的尴尬局面。
产品方面,小多联、单元机、热泵两联供(多恒系统)依然是家装零售市场三大主打机型。小多联在家装零售中占据较高的份额,品牌价格厮杀激烈,使其比重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仍在提升。两联供、三恒系统、五恒系统凭借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等优势,在工艺房、大平层、别墅等高端市场备受青睐。但因市场需求不足,此类住宅也在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