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日报
抖音

暖通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网罗暖通空调行业最前沿资讯

解锁暖通行业更多精彩,“抖”在这里

广告

强制性措施成绿色建筑推行“不二法门”

来源:网络 作者:张基一

2014-04-21 09:36:58

     2012年,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要达到10亿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绿色建筑将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然而,中国目前绿色建筑占总建筑比重尚不足1%。 

    “意见”与现实隔着比较大的鸿沟,绿色建筑在推广的过程出现了种种问题,亟待解决。 

    成本问题 

    按照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达到一星标准,每平方米成本需增加50元,达到二星标准,成本约增加100-200元,达到三星标准,成本则会增加300元左右。 

    住建部“绿色建筑后评估调研”课题组对全国100个竣工后的绿色建筑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公建项目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别为每平方米40元、152元、282元,住宅项目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别为每平方米33元、73元、222元。 

    呈现出成本越高推广越难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绿色建筑一定是便宜的,尽管建设与购置成本可能比一般建筑高,但是长期运行成本一定是低的,而且还要算生命生活质量改善这笔账。 
   积极性问题 

    同济大学中英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龙惟定指出,一些公共建筑,如银行的大楼,节省能耗产生的价值跟其产值相比,微不足道,因此缺乏推动动力。 

    对于建材商而言,由于现阶段缺乏绿色建材生产的激励机制,加之受技术、资金所限及造价比较昂贵,因此,建材商生产和推广绿色建材的积极性不高。 

    而对于开发商而言,由于绿色建筑造价相对较高,成本回收期较长,利润空间有限,市场认知度较低,因此,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的动力不足。 

    管理者则是被动地去运行管理绿色建筑,积极性并不高。再从经济角度考虑,绿色建筑的运行成本高于传统建筑,在低物业费收益的状态下,不少物业管理机构会把绿色建筑视为一种负担,以致不时停用一些绿色设施。 
   机制问题 

    “绿色建筑的需求不足,这里面有价格因素,也有体制机制没到位的原因。”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梁俊强如是说。他认为,由于约束性机制没到位,绿色建筑的需求不足更为明显。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的绿色建筑实施运行情况并不好,基本上评上设计标识后不再关注绿色建筑运行效果,原因很多,比如甲方销售完成后,重心转到其他项目开发商,不会关注后续运营;运营一般交给物业公司,谁来牵头评定运营效果不知;但是也有很少一些项目,作为示范,很关注运行效果,比如总部大楼,由自己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全面安装能源监控系统,带着研究性质进行项目运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为V客暖通的内容,“原创”或“独家”的信息、数据及图片、报告等均为本网原创,其版权均属V客暖通所有。原创作者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V客暖通允许,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V客暖通”。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V客暖通法律声明页。

2、凡V客暖通注明"转载:其他(非V客暖通)"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3、若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13770777614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V客暖通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V客暖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