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算力革命。单机柜功率已突破20kW并向50kW以上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风冷系统逐渐力不从心——散热效率下降、设备故障率上升、PUE(电能使用效率)居高不下,绿色低碳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0
1
当前,数据中心正面临三大核心矛盾:
算力密度激增 vs 散热能力受限
单机柜功率持续攀升,传统风冷在15kW以上即出现冷却不均、热点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服务器性能与寿命。
节能降耗需求 vs 能效指标压力
风冷空调能耗占比高,导致PUE普遍在1.5以上,难以满足国家对新建数据中心PUE≤1.3乃至更低的要求。
快速部署需求 vs 建设周期漫长
传统液冷方案虽能提升散热效率,但冷板式液冷依赖复杂管道施工,浸没式液冷则存在运维困难、液体污染风险高等问题,建设周期长、落地难度大。
在此背景下,模块化、可移动、即插即用的集装箱式液冷方案应运而生,成为破解高密度散热困局的关键路径。
0
2
三大核心设计理念,打造“交付即用”液冷新范式
佳力图集装箱式液冷系统深度融合末端精准控温、工厂预制集成与模块化扩展能力,构建起一套面向未来的高效散热体系。
所有液冷组件(包括CDU冷却分配单元、管路系统、泵组、控制系统)均在工厂完成组装与联调测试。
标准40尺集装箱内集成冷源、液冷末端及配电系统,真正实现“运抵即用”。
现场仅需接入水、电、网络即可投运,项目建设周期由“月级”压缩至“天级”,特别适用于边缘站点、临时算力中心等快速部署场景。
我们采用双轨并行的液冷技术路线,适配不同应用场景:
冷板式液冷末端:
针对主流AI训练服务器,通过微通道冷板直接接触CPU/GPU等高发热芯片,实现芯片级精准散热,换热效率提升80%以上。
模块化浸没式液冷单元:
为极限算力场景提供终极散热方案,服务器整体浸没于高绝缘冷却液中,换热更均匀,支持更高功率密度(单柜可达50kW以上)。

同时,系统采用独立闭式循环设计:
每个机柜自成回路,维护时无需排空整柜液体,故障处理时间从传统6小时缩短至30分钟。
冷却液电阻率始终维持在>5 MΩ·cm,确保电气安全与长期稳定运行。
模块间采用DN25自密封快插接口,支持带液热插拔,扩容无需停机。
单柜功率可从初始配置平滑扩展至50kW,适应未来算力翻倍需求。
支持多箱并联部署,灵活构建百千瓦乃至兆瓦级液冷集群,满足从小型边缘节点到大型智算中心的多样化需求。
0
3
不止于散热,更是绿色智算的基础设施革新
佳力图集装箱式液冷方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突破,更在于其对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深度赋能:
更重要的是,该方案充分结合自然冷源(如室外干冷空气)进行冷却水降温,进一步降低机械制冷能耗,在全年大部分地区均可实现“免费冷却”,大幅削减OPEX成本。
0
4
双轮驱动,共塑智算新纪元
佳力图始终坚持“液冷赋能,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
一方面深耕全链路冷板式液冷产品体系,覆盖主流GPU服务器平台。
另一方面前瞻性布局模块化浸没式液冷技术,为AI大模型训练、超算中心等极限负载场景提供极致散热保障。
并依托标准化集装箱形态,推动液冷系统的工业化、产品化、规模化落地。
我们相信,在特定场景需求下,未来的数据中心可以不再是笨重的建筑体,而是像“积木”一样可堆叠、可移动、可进化的智能能量体。佳力图正以技术创新为支点,撬动整个智算基础设施的绿色转型。
05
让每度电都更有价值
在算力即生产力的时代,散热不再只是辅助功能,而是决定数据中心性能、可靠性与可持续性的关键命脉。佳力图集装箱式液冷方案,不是简单的设备堆砌,而是一次从理念到实践的系统性重构——
它让散热更高效,让部署更敏捷,让扩展更自由,让绿色真正可落地。
无论是正在筹建边缘AI节点的企业,还是规划建设下一代智算中心的运营商,佳力图愿以专业之力,为您提供安全、可靠、节能、智能的液冷底座,共同迎接高密度时代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