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政策趋向宽松、经济平稳回升等宏观环境持续向好的情况下,一线城市市场迅速回暖,二三线城市持续升温,把原本觉得平淡无味的2013年中央空调市场变得精彩纷呈。与之相应的是,新一届政府执政、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未来房地产市场趋势的不稳定性、节能环保政策的逐步实施,都决定着中央空调行业的后续发展。
2013年品牌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三大阵营持续拉锯战,国产品牌增长迅猛
一直以来,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国产系、日韩系、欧美系组成三大阵营给中央空调市场增添了精彩。从2011—2013年三大阵营的品牌占有率对比来看,国产品牌占有率日趋提升,从2011年的43.9%提升至2013年的46.9%,可谓增长迅猛。而日韩系品牌和欧美品牌近3年间,处于交替增减的趋势。仅看2013年,日韩系品牌占比相比2012年增长了0.7%,而欧美系品牌同比占有率下降了2.5%(图4、图5、图6)。
图4 2011-2013年三大阵营品牌占有率对比
图5 2013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主要品牌占有率分布
图6 2013年国内中央空调市场销售金额分布
国产品牌方面,继2012年打败大金登上行业第一的宝座后,2013年格力继续蝉联冠军。美的更是内外发力,保持其一贯的强势地位。海尔通过不断的产品研发和渠道推广,在本年度取得了50%以上的增长率,可以预见,其后续发力不可低估。此外,奥克斯、志高、天加、TCL、盾安、枫叶能源、双良、希望深蓝等品牌也在各自不同的领域获得了增长。
日韩系品牌方面,本年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多联机17.8%的增长率,房地产市场的爆发、家装零售市场的发力给主打多联机产品的日韩系品牌带来了可观的销售业绩,大金在一线城市全线放量,虽然在项目数量上有所减少,但零售带给其巨大的市场空间。海信日立、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三星等品牌依托品牌和产品优势,都取得了很大的增长。
相比日韩系,欧美系品牌表现中规中矩,由于2013年大型项目的减少及多联机品牌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导致以水机为主导的欧美系品牌销量有所下滑,占比降至22.6%。
(2)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当企业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品牌多元化。企业的品牌多元化大多分为2类:一是同类产品的品牌细分;二是相关领域的品牌多元化。虽然,每年都有许多空调企业在维持主业的基础上,陆续发展其他产业,力争“不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2013年,这一现象显得尤为突出。
2013年7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这给国内超大规模企业增加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途径。2013年9月,美的申办民营银行的申请递交至广东省金融办。而在这之前,美的集团分别参股了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樟树市顺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丰城顺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美的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皖江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等。无独有偶,格力也在本年度大打“银行牌”。同样是9月份,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之前有媒体提及“格力电器将以控股子公司格力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银行业务整合平台,相关工作悄然展开,已经与珠海横琴村镇银行等进行了合作事项接洽”基本属实。
如果说金融业是2013年空调企业顺应时势开辟的一条新路,那么物流业也是本年度甚至未来发展的重头戏。显然,张瑞敏和马云都看到了这一点。2013年12月9日,海尔集团和阿里巴巴宣布联合成立日日顺物流合资公司。双方基于海尔集团在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储、配送安装服务领域的优势,及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的优势,联手打造全新的家电及大件商品的物流配送、安装服务等整套体系及标准。
多元化发展并不是中小企业考虑的长策,而是大型企业深谋远虑、布局未来的规划蓝图。这一观点,浙江国祥非常赞同。为了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浙江国祥在保持空调主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主业技术、主业市场的关联产业,如数控机床和智能机器人项目。
(3)品牌更加精细化操作
伴随着中国中央空调市场越来越成熟,品牌精细化操作必然成为一种趋势。而具体反应到各品牌操作,最直接的体现之一就是“大客户部”的成立。
2013年,东芝将原有的大客户部独立出来,并设立大客户总监,在战略上充分重视大客户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产品服务、价格服务、服务等级等方面给予大客户优质满意的服务。2013年年中,国祥成立了集团客户事业部,主要针对暖通空调行业中的某些特殊行业,如橡胶化工、商业连锁、城市综合体等行业进行集团客户营销,进一步细分销售渠道,更大范围地进行产品销售。
其实,早在几年前,美的、海尔、三星等就看准市场先机,率先成立了大客户部。美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中央空调行业中的某些特殊行业,如电信、铁路等行业进行大客户营销。海尔则更加明确各地工贸公司的“大客户部”的业务人员专门跟踪当地的一些行业里的大型项目,如地铁、电力等。目前,盾安在核电站项目上,美的、格力、顿汉布什在轨道交通行业中,国祥、雅士、天加、特灵在医药行业中,申菱在水力、电力行业中,荏原在石化行业上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品牌在渠道操作方面也越来越精细化。2013年以来,美的、格力、海信日立等厂家在北京、广州、上海、浙江、江苏、湖北等多地开展经销商交流会,加强与经销商的沟通与交流,并对经销商开展产品培训活动。此外,许多经销商开始转型,从以前的代理、批发走向了工程直营的道路,厂家也给经销商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支持。
(4)海外市场成为品牌增长“蓝海”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年度我们统计的数据不包含海外市场,但是海外市场却成为了许多品牌增长的新动力。自2013年1月份以来,奥利凯获得了美国、埃及、南非、巴基斯坦等各地客户的青睐,屡获海外订单。2013年5月,海尔磁悬浮中央空调迈出国门,运往澳大利亚,成为中国首批出口海外市场的磁悬浮机组,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击败澳大利亚本土市场对手,顺利开通了海外市场的新航路。美的中央空调入驻毛里求斯国际机场、巴西世界杯体育场。格力中央空调在海外市场屡有斩获,成功中标2014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等重点项目。申菱成功签约南非Aganang/Delmas 和赞比亚Ndoal水泥项目。希望深蓝正努力加强自身技术实力,在欧美、非洲、中东等地均积极寻求合作伙伴,项目产品受到了海外企业的广泛青睐和肯定。枫叶能源超低温机组批量投入海外市场。双良节能海外签署7.6亿海水淡化合同……
2013年度,江森自控约克、美的、广州日立出口额占其年度总销量的比重较大,海尔、开利、特灵、麦克维尔、志高等出口业务增长非常喜人。可以预见,未来海外市场将成为众多品牌添砖加瓦的重要砝码,竞争也将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