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国公共建筑中央空调设备能耗高、能效低等难题,国家七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为空调行业的发展又树立了新的风向标。在此背景下,海尔率先破局,以超高效中央空调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实现新一轮节能升级。
12月4日,海尔中央空调携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暖通空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发起首届(中国)高效机房系统建设运维研讨会,会上,海尔中央空调发布超高效中央空调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引发与会专家热烈讨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0%建筑制冷机房年平均能效比在2.5-3.5区间,按照高效制冷机房能效5.0计算,可获得40%的节能效果。
而在中央空调节能方面,海尔可谓一路引领。从行业首推节能不止50%的磁悬浮中央空调,到在2008年率先着手群控技术研究,再到2018年创新E+云控系统。经过十余年探索,海尔最终打造出结合传统机房+群控的E+物联高效机房,成果鉴定SNPLV达到6.5,实现了从产品节能到系统节能再到制冷机房终身节能的三次迭代引领。
与传统中央空调机房相比,海尔E+高效机房具备高效节能、无人值守和自动诊断三大优势。
具体来看,海尔E+高效机房能够实现负荷模拟、设备选型、管路优化、BIM建模和智能控制的全流程管理,大大减少运行和维护成本的同时,保障整体机房的运行性能最高。
在运行过程中,借助物联分布控制技术,海尔E+高效机房能够实现自组网、自运行、自决策;借助设备健康自诊断技术,可做到故障提前预警,实现由事后维修到事前预防,给中央空调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
此次论坛,海尔还分享了E+高效机房的落地样板:东方电子工业园。该工业园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米,空调制冷面积5.2万平米,由于原有制冷设备老化、能耗增加、维修费用过高等问题,改造迫在眉睫。
针对这一需求,海尔为其定制了E+物联高效机房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BIM建模的方式进行设计,并将走管、安装以及配电协同设计,避免了设计上的缺陷。经过整个制冷季的运行,海尔高效机房解决方案节能效果达到了70%,获得项目方高度认可。
海尔E+高效机房在东方电子项目的成功应用,不仅证实了其节能效果的可落地性,也指明了未来高效机房的发展方向:依据场景定制。
在高效制冷行动的号召下,暖通行业绿色高效创新升级已势在必行,而海尔E+高效机房的出现,无疑为行业指明了方向。
中国建筑节能道路任重道远,未来,海尔中央空调将携手各生态合作伙伴,用行动践行绿色高效制冷行动,在绿色节能生态的道路上实现共创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