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渠道除了以往的渠道开拓更加精细化;更加重视二三级市场开发与渠道商培养;渠道压货严重及渠道多元化等特点外,还呈现出一些新变化。
(1)渠道转型冷暖一体化趋势明显。以往,渠道对品牌的依赖度较高,渠道经营的范围也相对单一。譬如,做中央空调系统的,很少关注中央供暖系统,同样,中央供暖系统,也很少掺和中央空调系统,因为,仅仅做中央空调一样就可以活得很滋润。2014年,渠道逐渐开始注重冷暖一体化的变革。从品牌方面来看,2014年,大金、格力、美的走在了前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大金、格力、美的不少渠道商已经在采暖、空气净化、净水等方面颇有建树。
(2)家装零售挑大梁。2014年,中央空调整体市场增长较大一部分贡献率来源于家装零售市场。2014年家庭中央空调市场整体规模同比2013度增幅高达30%。急速增长的家装市场吸引了广大厂商的关注,这也成为格力、大金、美的、东芝、日立(青岛)、三菱电机、海尔、三星、LG、三菱重工、富士通、松下(大连)等诸多品牌主要增长点之一。
(3)注重下沉渠道,三四级市场增长明显。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许多三四线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在加速,许多品牌也加大了对三四级城市的市场开拓力度。2014年全国成熟三四级市场中央空调市场容量相比2013年增长了近20%,美的、格力、海尔等品牌能够保持高歌猛进,很大程度来源于三四级市场的崛起。
(4)厂家压货成为渠道的重灾区。在单元机及多联机产品销售方面,厂家多数玩的还是家用空调的那套营销手法,即:政策套商家、返利压商家、资源逼商家。2014年,在市场上量困难的情况下,厂家以向经销商压货来提升业绩。现实是,市场消化不了这么多产品,所带来的结果就会压得经销商喘不过气来,渠道愈发混乱。
(5)渠道商资金压力加重,谨慎操作工程项目。资金一直是渠道商的软肋。据了解,一般渠道商流动资金的70%左右是贷款,2014年银行信贷紧缩,贷款比往年难,经营成本不断增加,此外,甲方资金普遍不好,回款压力增强。更严重的是,2014年的工装项目少,因此渠道商在项目选择上慎之又慎。
成本压力增大是2014年国内各行业普遍感受到的一个问题,中央空调产业同样也受到成本压力的困扰。一般而言,成本压力增大可以通过产品涨价,向下游消费者转移来化解。但是,近年来中央空调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市场的透明度增加,简单的把涨价压力转移到用户的难度增加。
2014年以来成本压力增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中央空调是一个人员技术相对要求比较高的行业,而且制造企业相对集中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2014年以来,生活成本大幅度提高,使得用人成本“水涨船高”。同时,政府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监督管理,除了支付员工工资以外,其他的社会保障性费用也相应增加。另外,全球经济的普遍复苏造成了各行各业都处于景气度较高的态势,或多或少导致了用工的紧缺。一系列因素造成企业综合用工成本普遍提升,增加了今后企业运营管理的难度。
(2)营销成本逐渐加大。以往中央空调是一个供需相对平衡的市场,随着不断有企业品牌进入淘金,使得市场竞争日趋加剧,营销成本也随之大幅度上升。
(3)市场供给快于实际需求增长,竞争不断加剧,推动中央空调价格持续走低。现阶段供求关系仍是决定中央空调价格的最主要因素,供给宽松是近年我国中央空调市场的主要特征。从市场发展角度看,任何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成熟市场,都会伴有适度的产能过剩,通过市场充分竞争优胜劣汰,从而保持市场发展活力。当前国内产销比值较低,基本在合理的可控范畴之内。
(4)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购买支付能力转强,需求的有效释放对中央空调产业快速发展和保持中央空调稳中有降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推动了消费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