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新能源产业的澎湃浪潮中,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锂电池头部企业始终屹立潮头。凭借在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领域的前瞻布局和持续创新,其装机量与市场份额长期领跑行业,不仅塑造了可复制的增长范式,更对生产环境提出了极致要求。当企业迎来规模扩张、新建工厂之际,一座能同时满足超大冷量、精准控温与超高能效的制冷系统成为刚需。海尔智慧楼宇凭借领先的集成式高效机房技术和综合能源管理能力,成功斩获这一国内最大集成式高效冷站项目,以14套一体化机房、总计13200RT的冷量,为行业打造了绿色低碳制造的标杆样板。
极限需求下的多重挑战:空间、效率与多需求叠加
项目伊始,挑战便异常严峻。执行过程中,痛点更是集中爆发:
能效红线压力——电池生产需将车间温度严格锁定在23-25℃,且总冷量需求高达13200RT,规模庞大。更为关键的是,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要求新建制冷机房全年综合能效必须达到5.0以上。
厂区空间局促——现场安装空间严重受限,传统分散式设备布局无法实现。
用能需求复杂——除常规制冷外,冬季需利用自然冷为系统降温,同时要持续提供40-45℃工艺热水,并保障末端常年15℃中温水供应。
如何在有限空间内集成如此复杂的多温区、多模式供能系统,并确保超高能效与稳定运行,成为横亘在项目面前的难题。

一体化高效机房破局,定制方案直击痛点
面对空间与效能的极限挑战,海尔智慧楼宇给出14套一体化集成式高效机房以及射流机组、组空等末端产品,搭配海尔智慧楼宇高效机房智控系统方案,实现机房全变频高效运行。
空间极限压缩:针对空间瓶颈,海尔创新采用模块化拼装设计,将冷水机组、水泵、控制系统等高度浓缩于紧凑机房内,并通过定制化冷却塔设计,实现机房与冷却塔尺寸严丝合缝,既最大化利用空间,又兼顾美观。

多温区智慧供能:面对复杂的冷、热、中温水需求,海尔智慧楼宇展现了强大的系统整合能力。每个工厂配置6台离心机组,其中1台1200RT变频离心机专为自然冷设计,实现冬季高效免费制冷;1台1000RT变频离心热回收机组,在制冷同时稳定输出40-45℃工艺热水;更巧妙的是,在附属集装箱内增设中温水板换,通过智能阀门切换,夏季联动冷冻水系统、冬季切换至冷却水系统,无缝满足全年15℃中温水需求。

全时高效运维:机组还依托海尔高效机房智慧控制平台,可以整合AI算法与云端管理,所有设备与能源流通过海尔高效机房智慧控制平台实现统一调度与全自动优化运行,确保多目标协同下的能效巅峰。

项目投运后成效卓著。生产车间温度始终稳定在工艺要求的精密区间,显著提升了电池产品良品率。节能效益尤为突出,依托磁悬浮主机、全变频系统及AI智控优化,综合能效远超5.0要求,大幅降低碳排放。更颠覆性的是,智慧运维平台实现了“无人值守”,彻底替代传统24小时人工轮班,运维成本断崖式下降。
海尔智慧楼宇交付的不只是设备,更是一套“零碳密码”。此次13200RT冷站不仅是国内最大规模集成式高效机房项目,更标志着工业基础设施从“功能实现”向“智慧共生”的范式升级。未来,海尔智慧楼宇将继续以技术重构产业基础设施逻辑,为中国制造业的“双碳”征程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