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5年,是清乾隆三十年。这一年,英国人哈格里夫斯琢磨出了珍妮纺纱机,拉开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直到1953年,随着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实施,中国才系统性开启工业化进程。落后的200年,是我们一度和世界工业潮头的代纪鸿沟。
聚焦暖通制冷领域,从1964中国的第一台国产大型离心式冷水机组落地,到2006年海尔推出国内第一台磁悬浮变频离心机,实现50%的节能效率突破,离心机正式开启国内市场的快速迭代增长。
千禧年就像是一个时代的发令枪,我们用极短的时间,让技术和产业从青葱走向成熟,极大程度上缩小了前三次工业革命造成的落差,从学习追赶,到超越引领,再到代表当前最高端技术的发展方向——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海尔智慧楼宇连续7年保持全球磁悬浮离心机组市场份额第一,数倍于全球竞争对手。从“第一台”到“第一名”,海尔智慧楼宇在高端离心机领域的发展轨迹,也符合“中国速度”的时代叙事。
如今,智能时代凶猛袭来,大型离心式冷水机组在工业、商业、公共设施等场景的应用已经普遍成熟,随之而来的时代阵痛和新生需求不仅向技术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在应用端发起了颠覆式的变革。如何继续做符合时代的产品,如何始终引领和代表“高端”,成为了离心机厂家当下的一道必答题。
双碳时代,高效离心机如何升级?
产品升级的过程,本质上是不断开发并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建筑领域正迎来新一轮能效升级。作为大型建筑空调系统的核心,传统离心机逐渐暴露出能效、智能、环保等方面的局限性。以海尔磁气悬浮离心机为代表的新一代高端离心机逐渐成为绿色建筑的关键支撑。
这一代离心机相比传统离心机,除了能效、寿命、系统智能化程度上的显著优势,更注重融入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中,除了“被动”服务,更可以凭借自身卓越的性能和越来越广的应用场景,“主动”开发和引导绿色建筑需求。比如,海尔磁气悬浮离心机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0摩擦运转,相较于传统设备节能50%以上,这就直接推动了中国首个“无油悬浮中央空调(能效)国家标准”发布,磁气悬浮与传统机组能效标准分开划线,便于用户选到更节能的方案。同时,海尔磁气悬浮离心机在将主机、水泵、冷却塔等接入智控平台后,可实现智慧管理,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也更便于融入绿色智慧建筑的整体构架。
现在,行业讨论离心机高端化的方向,是站在这些已经取得的技术和应用成就上,眺望下一个技术奇点。那么首先就要明确,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现阶段“高端”离心机的门槛有多高?未来,我们应该持续向哪些领域持续变革?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祖铭认为,“宏观上,‘双碳’目标提出,要求制冷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实现能效的大幅提升”;其次,随着现代建筑、各类园区覆盖应用场景的多样化,要求负荷变化大,且可靠性要求更高;第三,节能环保以及工质迭代的促进,让包括压缩机、换热器、系统控制等等全方位的要求都在改变。”
图/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祖铭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副会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工马伟骏也从设计师的角度提出了新的思考——“在双碳战略下,我们更多关注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正驱动着离心机技术向更高端的方向加速发展。高端离心机一定要更高的技术水平,比如磁悬浮无油变频、全工况自适应控制、低GWP环保冷媒应用等技术的突破与融合,值得行业的关注。”
图/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副会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工马伟骏
同时,马伟骏也提到,“目前,系统高效的要求正在逐年提升,对比能效已经不再是单一设备进行比较,而是全系统能效都要得到关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节能降碳,实现可持续发展。从高效设备来说,海尔磁悬浮、气悬浮的技术力正在不断提升,是行业当前先进能效的代表。”
新一轮“论剑”悄然开始 高端离心机发展势在必行
如开篇所言,从离心机的发展历程上来说,国内暖通以及建筑节能领域的离心机发展增速是极快的。我们从拥有技术到市场化普及,到技术上实现超越突破,乃至于今天将其广泛的应用于高效机房数据中心、轨道交通、航空等领域,这些成就都是近20年内完成的。
如今,在绿色建筑领域我们达成了绿色、智慧、节能的普遍共识,面对这些不断迸发的新需求,传统离心机必然要经历多轮升级迭代,展望高端,创造更高的价值,以此符合新时代绿色楼宇的发展刚需。
在学术上以及以海尔智慧楼宇为引领的头部品牌的实际应用中,关于“可持续”、“智能化”的尝试、讨论,热度始终居高不下。所以可以预见的是,高端离心机的发展和增长已经箭在弦上。但增速上,随着国家战略和市场实际需求的迸发,或许远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更激烈。海尔智慧楼宇在磁悬浮离心机领域的持续全球第一的成绩恐怕还会继续保持刷新。
从当前市场来看,很明显,如今行业内头部品牌,只要实力允许,均在高端离心机领域有所布局。其中所涉及的破局关键,不仅仅是产品的持续创新,更是方案到全生命周期的持续创新,不仅仅要求全系统、全链路的智慧控制,更要求依靠大数据实现智慧维保。从单机智能到系统智慧,未来可能还要继续在AI大数据领域挖掘更多价值。
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建筑节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路宾谈到高端离心机理念和实际推广时也提到,“目前,行业头部品牌都在努力推高产品价值,往高端发展。协会、设计院也在积极探讨、定制规范、谋定方向。从实际产出来看,我觉得也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果。比如海尔一直在坚持推广的磁悬浮离心机,现在又创新了气悬浮离心机,持续地适应需求端变化,打造高端离心机的持续引领,让高端技术落地。从无到有,从多到强,真正的为‘双碳’,为绿色建筑的发展贡献力量。
图/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建筑节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 路宾
回头审视国内离心机的技术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拥有中国工业发展进程如出一辙的梦幻般的加速度——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多到强。中国企业开始从“学习最好的技术”,向“引领最好的技术”迈出步伐,这期间既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智慧,亦有海尔智慧楼宇等头部引领企业数十年如一日的市场坚守。
大型离心式冷水机组作为曾经“卡脖子”的高端产品,如今已在常态化场景中迅速普及,成为一个常规的符号,而不再是曲歌和寡的惊鸿一瞥。当一款产品走向常规,正意味着不平凡的变革正在悄然到来。用什么准确定义高端,学术会有严谨的标准,但市场亦会给出最好的答案——它可能是磁悬浮,可能是气悬浮,也可能是在未来的一个超乎我们想象的技术,如同我们当时刚刚接触到磁气悬浮时那般的震撼。我很庆幸,如今市场已经高度接纳海尔磁气悬浮离心技术,站在这样的高度上畅享未来,似乎多了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