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hatGPT到DeepSeek,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日新月异,来到了产业化应用向社会化应用转型的关键节点,一场深刻而广泛的连锁反应已悄然拉开序幕。
在“双碳”目标加速落地和建筑能耗持续攀升的双重压力下,建筑低碳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彼时,作为AI多联机赛道第一人,海尔智慧楼宇再次布局大模型推动产品升级和系统迭代,刷新行业智慧绿色高度——自2025年7月1日起,海尔智慧楼宇Max多联机全面切换为AI多联机,实现从技术创新到生态运维的全面升维,带来智慧引领的「AI节能」新范式。
技术破壁 从单点突破到全链路升级
能耗高、运维难、定制化复杂……传统多联机领域,一直长期存在着“三大悖论”,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打破既有桎梏,以全新技术重塑用户体验与场景适配能力?作为暖通领域较早布局AI大模型的企业之一,海尔智慧楼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锚定自研技术,让创新不止于单一设备节能,向全链路智慧低碳转型,推动以“物”为核心的被动节能转变为以“AI”为核心的主动寻优。
然而,市场面大部分多联机仍使用基于固定参数的传统PID控制,缺乏对负荷动态变化的及时调节能力,导致在运维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能效天花板”。在此背景下,海尔智慧楼宇将AI大模型融入多联机系统,自主感知、自主调节,重构多联机赛道节能价值边界。
作为高效可持续绿色智慧建筑引领者,海尔智慧楼宇始终牢牢把握发展新机遇,在深入布局中以先行者的姿态持续领跑行业。2025年制冷展现场,重磅推出行业首创的大模型 AI 多联机,以“芯片+算法+场景”的技术架构率先掀起行业智慧多联机生态革新浪潮。行业首创MCU+NPU双芯设计,搭载 AI场景专用芯片,通过负荷预测模型实时优化运行参数,驱动能效跃迁,实现运行节能15%、综合节能30%。
据了解,7月起,海尔智慧楼宇新生产的Max多联机将免费升级AI,通过AI选型系统自动优化设备组合与控制策略,将项目方案设计效率提升30%,同时以±0.4℃精准控温、温湿协同调节等功能,打造“恒温舒适、节能高效”的生态空间。
创新技术的落地领跑,离不开全球领先研发制造硬实力。当前,大规模流水线式生产模式与多元细分场景需求之间出现了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定制化柔性生产成为创新技术落地和制造转型的关键。
作为全球最大的AI多联机制造基地,海尔胶州中央空调互联工厂,以可持续灯塔标准打造,集成光储充一体、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综合能耗降低30%。工厂自动化率达60%,核心部件100%自制,可快速响应个性化定制需求。其中,3 座厂房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零碳建筑”认证,以年产能300万台的工厂规划测算,每年节碳量可达192万吨,相当于种植8727万棵树木的固碳量。
生态跃迁 从设备供给到场景运维
当大模型从“方案汇总”向“任务执行”蜕变,AI技术的发展早已不止于简单的设备迭代,而是来到了个性化场景应用的价值创造阶段,尤其是在绿色低碳理念下,为碳索和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路径。
此次全系升级,海尔智慧楼宇借助AI大模型,将硬件转变为可持续低碳运维的入口,通过AI算法精准匹配80 +细分空间场景,覆盖商业楼宇、工业厂房、公共建筑等7大场景全流程,实现从设备制造、方案设计到交付运维的全周期智能化,重塑全场景生态中绿色智慧建筑生命线。以郑州亚太广场项目为例,在应用海尔AI物联多联机后,经第三方检测,较普通多联机综合节能率达29.21%。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楼宇建筑迈入存量市场,建筑“老龄化”趋势下,智慧节能挑战更为严峻,设备端负荷调节能力不足、运维端人工抄表数据繁琐……面对高能耗难运维“沉疴”,海尔智慧楼宇在首创“五不四省”焕新方案的基础上,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全流程AI升级范式。
基于免费AI检测,依托算法模型生成旧系统能效运维数据,将复杂的能耗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软硬件一体化创新实践中输出更新改造方案,不换管、不换线、不动明火、不动装修、不影响营业即可实现全空间、全场景楼宇焕新。更新后,可实现IOC全生命周期运维(2年免费),AI芯片+物联云服务模块化身能源与设备的“智慧管家”,从全量能耗分析到健康预测,实现管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干预的跨越。
当AI大模型技术异军突起,当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场景建设生态,建筑节能范式加速重构,一场从底层逻辑到顶层架构的生态革命如火如荼。以自研科技重塑价值链,锚定用户需求,以生态化周期服务掀起运维革命,海尔智慧楼宇将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在新的故事起点重塑行业规则,让AI技术真正融入场景建设,大有不同的智慧答案正在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