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是重化工业大省,污染减排任务艰巨,历史包袱沉重。为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约束性”指标,从根本上改善全省环境质量,辽宁省集中力量打好辽河治理和污染减排两大攻坚战。
把辽河治理成辽宁的“莱茵河”
朱京海说,2010年要彻底治理好辽河,把辽河治成辽宁的莱茵河。同时,将全面对辽河流域支流河进行整治,力争全流域消灭COD劣五类。
出台严于国家的地方标准
2008年7月1日起,辽宁境内企业往地表直接排放的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最高浓度由100mg/L提高到50mg/L,大大减轻了辽河流域的纳污压力。
辽河流域水质每月分析
辽宁省实行辽河流域水质月分析制度,分析河流断面水质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污染、解决问题。对断面水质超过规定值的进行经济处罚,2009年全省8个市32个断面共收缴1650万元。
辽河水质规定红色警戒线
把河流化学需氧量浓度超过100mg/L定为红色警戒线。首次超过红色警戒线,通报所在地市政府;连续两个月超过的,进行媒体曝光;连续3个月超过的,实施流域限批。
2009年共实施了730个减排项目
2009年,辽宁共实施了730个减排项目,减排化学需氧量12.8万吨、二氧化硫21.8万吨。为实现这些减排目标,辽宁省实施了两个“三大工程”。
化学需氧量减排“三大工程”
污水厂建设工程。2008年,省政府一次性启动建设99座污水处理厂,目前99座污水厂已基本建成,同时已完成1568公里配套管网建设。关停整治工程。
从2008年4月起,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省工业排放总量40%以上的造纸企业实施停产整治,全省417家造纸企业已经关闭285家,剩余的企业改造升级后将进入园区规范发展,其余的在停产治理。生态治理工程。通过“乔、灌、草、水面”相结合,大力开展河流生态恢复,辽河流域干流沈阳等城市段全面建成沿河景观带。盘锦双台子河口、铁岭莲花湖等流域重点湿地得到有效恢复。凡河湿地与水源涵养自然保护区升为省级保护区,辽河干流全河段自然保护区划建工作全面启动。
二氧化硫减排“三大工程”
重大脱硫工程。全省300MW规模以上的电力企业中,除列入关停计划的机组,全部建设了脱硫设施。“十一五”以来,近1.4万 MW发电机组脱硫设施投入运行,脱硫机组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90%,形成二氧化硫减排能力39.5万吨/年。
淘汰落后产能。2008年底前已经全部淘汰10万千瓦以下的发电机组,共淘汰小火电机组14台,约100万千瓦。2009年,相继关停4台20万千瓦发电机组。2009年全省关闭小钢铁、小水泥、小冶炼等落后企业360家,减排二氧化硫5.2万吨。
建设清洁能源。全省完成和在建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49.1万千瓦时,红沿河核电站1、2#机组核岛已基本完成。加大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技术,全省应用面积已经超过5 000多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