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日报
抖音

暖通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网罗暖通空调行业最前沿资讯

解锁暖通行业更多精彩,“抖”在这里

广告

“碳政治”将会成为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主题

来源: 作者:admin

2009-12-16 10:01:19

积极回应“碳政治” 建立公平“碳秩序”
 

哥本哈根峰会正在上演着各国政治间的博弈。中国作为一个全球瞩目的焦点,应该如何争取在谈判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认为,无论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如何,“碳政治”将会成为未来20年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主题。他建议,中国应积极回应国际碳政治,更要在未来的国际谈判中,形成一整套话语策略,致力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

 应先完善国内碳交易体系
 

广州日报:有人说,目前发展中国家没有国际市场上的碳排放定价权和碳排放的主动权,只能充当“卖碳翁”的角色。您对此观点如何评价?中国应采取什么措施?

 强世功:我认为,“卖碳翁”这一说法存在一定的炒作成分。《京都议定书》没有规定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义务,碳交易的定价权也与中国无直接关系。中国目前没必要在国际上争取碳交易的定价权,而是应该先着眼于国内碳减排的目标,不盲目跟“风”。

 节能减排是中国的迫切任务之一,也符合中国自身国家利益。目前中国的一些能源单位利用率很低,不符合经济效益。实行“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是中国今后发展经济的趋势,也是履行大国减排责任的需要。

 中国政府日前宣布,到2020年把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为完成此目标,建议制定国内碳减排计划,并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在国内各省或各企业进行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国内“碳交易”的市场导向机制,促使东南沿海的资金向西北地区转移,从而为西北省份的能源环保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强调国际法大于国内法

 广州日报:您觉得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碳关税”?

强世功:碳关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主张“国际法大于国内法”的法理原则。国际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之类的国际法对我国有利,相反美国通过的《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以及欧盟国家通过的征收“绿色关税”等国内法不利于我国。如果强调在气候问题上国际法高于国内法,不仅宣称了一套西方人普遍接受的世界主义的普适话语,而且为谴责并通过贸易战反击美国和欧盟各国的国内立法奠定了道义基础。培养国际人才 争取知识产权

广州日报:此次哥本哈根会议及今后的国际谈判中,中国如何争取主动,在“碳政治”中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强世功:碳政治”问题涉及到参与各方的相互利益与各自的实力大小。中国目前需要的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技术,而技术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由于发展中国家要根据TRIPS协议向发达国家支付大量的知识产权费用。但这不符合《京都议定书》中规定发达国家应当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的原则,为此,我们就需要提出并不断强化“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知识产权”概念,并团结发展中国家,推动国际社会按照《京都议定书》的原则来签署“知识产权协议”。

 另一方面,要想争取谈判主动权,就需要参与游戏规则制定,而国际规则的制定不仅需要国家实力,更需要专业知识和思想整合在一起的伟大政治家。由此,国际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与碳有关的名词

碳金融

为从碳减排权中获得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全球开始建立碳资本与碳金融体系, 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目前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开始显现,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

碳税

碳税是一种污染税,排放的碳越多,付出的成本就越高。政府部门会先为每吨碳排放量确定一个价格,然后通过这个价格换算出对电力、天然气或石油的税费。由于征税使得使用污染燃料的成本变高,会促使公共事业机构、商业组织以及个人减少燃料的消耗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碳关税

与碳税不同,它指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有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在贸易中征收关税。发达国家总是担心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中出工不出力,如果发展中国家没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就对其出口产品征收额外关税。这很容易变成阻碍全球商品流动性的新贸易壁垒。

 碳政治

所谓“碳政治”,又可以称之为“气候政治”,是指各国围绕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所形成的国际政治,而国际上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又按照二氧化碳来计算,故称之为“碳政治”。

 碳捕捉

二氧化碳的产生有时不可避免,就像你一直在呼吸,为了不让你呼出的碳排到大气中去,你可以把它们吹到一个塑料袋里。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即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可以用化学方法先分离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捕捉。

 碳封存

碳捕捉之后的关键步骤是碳封存。业界认同的方法就像佛祖压住孙悟空一样:寻到一块地下1000米以下的岩体。在这样的深度,压力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所谓的“超临界流体”后才不容易泄漏。这项技术被能源公司广泛看好,因为它们总有很多深不见底的废弃油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为V客暖通的内容,“原创”或“独家”的信息、数据及图片、报告等均为本网原创,其版权均属V客暖通所有。原创作者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V客暖通允许,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V客暖通”。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V客暖通法律声明页。

2、凡V客暖通注明"转载:其他(非V客暖通)"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3、若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13770777614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V客暖通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V客暖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