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价格持续暴跌寒冬或刚开始
针对稀土价格的持续暴跌,继企业收储之后,政府最近也悄悄启动了稀土战略收储工作。但行业依然一片萧瑟。产能严重过剩,需求持续萎缩,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稀土业的寒冬或许才刚刚开始。
稀土业专家们认为,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深度调整期。
有业内人士认为,总体而言,像去年的暴涨除非是出现重大应用领域的革命,否则一段时间内不会再现。而即使是走出目前的困境,修复低迷的市场情绪可能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进口下降中国铜市价格倒挂可能持续
2012年5月9日以来,中国即期交割的铜价一直高于远期交割的铜价,因进口下降,这种价格结构可能持续。
上海一国际贸易公司的经理称,价格倒挂表明近期供应有限。因需求萎缩,中国6月精炼铜进口量下降至10个月来最低水准。
评论:沪伦比值低位徘徊,同样压制精铜进口。
中国氧化铝制造商拟投资印尼锁定原料供应
据路透报道,中国铝业、博赛矿业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正寻求增加原料供应的方式。三大氧化铝制造商正计划在印尼投资铁铝氧石矿场及炼厂,规模至少为10亿美元。在出口新税及2014年出口限制的威胁之下,盼能藉此投资行动确保铝原料的供应。
博赛矿业料将在印尼一个氧化铝项目投资约10亿美元,其中包括:一处铁铝氧石矿场、一座年产200万吨氧化铝的炼厂、一座电厂和港口。他并表示,博赛想取得该项目的多数股权。
中国今年上半年进口的2,542万吨铁铝氧石当中,印尼供应就占约80%。但印尼政府5月实施20%矿物出口税之后,6月出口即大降。
评论:据SMM测算,我国铝土矿对外依存度在45%水平。布局海外市场,获取铝土矿资源,进行全产业链的行业布局是中国氧化铝生厂商的必然选择。
行情研判篇:
进出口数据或加剧金属震荡
从宏观上而言,中国三驾马车中对当前GDP贡献度最弱的就是贸易顺差,尽管周五出炉的中国进出口数据影响力不及昨日的PPI、零售销售、工业增加值,但具体进出口分项数据能较为直观地反映中国内外需情况,其中重点关注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废铜进口、氧化铝进口、铁矿石进口、钢材出口等进出口数据,“中国因素”是影响金属市场的重要因素。
受沪伦比值和实际需求影响,上个月中国精炼铜进口已出现了下滑。目前国内经济局面仍不乐观,而国内铜价明显弱于国外,部分国内铜冶炼商甚至表示将出口更多的精铜。
预计周五国内基本金属市场面临两难,即有对刺激政策的预期,又有对中国需求的担心。
两种情绪相互交织将加剧市场震荡。
数据延续下滑金属不跌反涨
2012年7月中国经济数据全面下滑,不仅PPI加速萎缩,而且社会消费情况以及工业生产情况的增速均大幅放缓。基于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的预期,国内金属市场面对糟糕数据不跌反涨。
欧美交易时段中,欧央行月度公报下调该区经济增长预期,将2012年GDP萎缩程度从之前的-0.2%下调至-0.3%,而同期失业率从之前的11%上调至11.2%。该报告公布后欧元兑美元加速下跌。稍后,美公布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36.1万的数值好于前值及市场预测,更增加美元指数上行动能。
美元指数的反弹,对本就无序上涨的金属市场产生一定的压制作用。但周五中国还将有贸易数据出炉,因此压制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