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格力部署其制冷设备进军核电领域的5年历程,如果说2015年10月格力自主研发的MS01离心机(定频)中标国核压水堆示范项目(CAP1400)是一炮打响,叩开了格力进军核电领域的大门;那么,今年3月,格力MS01离心机(定频)又中标的国核压水堆海阳二期项目(CAP1000),以及9月格力自主研发的24台MS02风冷螺杆机首次中标国核压水堆陆丰、三门、海阳项目(CAP1000),则是打造了格力在核电领域的“名片”。
自此,由于格力的不懈创新和不断进取,世界第三代核电系统AP1000和我国自主研制的CAP1400系统的关键配套制冷设备已经实现国产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格力自主研发的MS01离心机和MS02风冷螺杆机,均是全球首台,具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关键局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风冷螺杆机拥有1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项;离心机(变频)拥有1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可以说,全面掌握中央空调核心技术的格力已经成为制冷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
笔者认为,格力电器凭这些自主创新产品,不仅助力中国核电走向世界,更抢占了全球中央空调技术的制高点。如今的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能工”,更需要“独具匠心”,缺的就是格力电器这种精工制造的工匠精神和锐意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
格力在进军核电制冷领域的过程中,正是用精工制造的“工匠精神”挑战世界制冷极限。核电工业属于高技术产业,核电设备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而核电项目中使用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是核心制冷设备,也是暖通空调(HVAC)类设备在整个核岛中最重要的设备,起到保障核岛工程设备的稳定运转和工作人员舒适工作环境的作用,是关系到核电站安全连续生产的关键设备。因为核电空调对可靠性要求十分严苛,而我国制冷行业限于技术水平,所以国内的核电项目一直以来采购的都是国外设备,这对于我国国防安全项目的保密工作十分不利,也让中国制冷行业如鲠在喉。
当然,格力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回顾一下格力电器的核电发展史:从2012年,格力的核电离心机正式立项,第二年格力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MS01离心机和MS02风冷螺杆机就入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格力正是凭借工匠精神,从最简单的模块机、风管机、单元机开始,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涉及多联机组、冷水机组、螺杆机组、离心机组等大型中央设备,终于取得累累硕果:2015年4月 MS01离心机和MS02风冷螺杆机正式通过核电设计评审。2015年8月 MS01定频离心机通过鉴定,多位专家将这个机组评为“国际先进”水平,可应用于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到了2016年08月,MS01离心机、MS02风冷螺杆机通过鉴定。8月21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牵头,联合核电领域、制冷行业专家,对格力电器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冷水机组进行了样机鉴定。经现场权威专家鉴定,两台核电冷水机组样机整体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说道:“没有自主、不能创新,企业走到哪里都是红海。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有底气,国家才有尊严。”
格力电器正是坚持自主创新和工匠精神,才四年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如今在核电空调领域的成功更是明证。比如此次格力研发的MS02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首次实现了环境温度-40℃可靠运行,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核电自主设计提供了保障。同时使得核电站工程设计从中外联合设计,逐步过渡到国内企业自主设计,标志着中国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设计能力完全形成,实现了核电工程关键配套设备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对扫清我国核电工程装备的出口障碍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格力用工匠精神,用20年的时间对国外先进技术实现反超。不仅承担了国家责任,而且推动了自身的技术进步,更是对提高“中国制造”的设计、工艺、材料、加工以及质量控制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