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日报
抖音

暖通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网罗暖通空调行业最前沿资讯

解锁暖通行业更多精彩,“抖”在这里

广告

“节能建筑”推广难题再分析

来源: 作者:admin

2010-12-03 19:52:09

节能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社会节能意识薄弱,市场推动力不够,技术体系、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管理有待深化等问题,使节能建筑的推广面临难题。 ...
  • 节能低碳是房地产发展的必然路径
推荐阅读:

  建筑耗能容易被忽视

  建筑会“呼吸”?凹进去的“鼻孔”和凸出来的“触角”能吸收阳光、存储雨水和“呼吸”自然空气,夏日还能喷雾降温,保持室内清凉。建筑是个保温瓶?令人叹为观止的“水幕太阳能墙”跟着太阳走,调节角度,吸收日光,让室内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在上海世博会,这样的节能建筑随处可见,昭示着世界建筑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节能,节能,还是节能。 ”自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节能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条主旋律,中央以问责制促各地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而眼下,建筑能源消耗已占到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7.5%,建筑节能与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并列,成为三大重点节能领域之一。
 

  近些年,安徽省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近日记者走访时发现,建筑耗能仍是极易被忽视的一环。
 

  “盖个玻璃罩子、套着钢铁膀子、空着建筑身子。”许多建筑为追求效益最大化,减少外墙面,多选择看上去轻盈亮丽、却不保温御寒的玻璃幕墙设计。在合肥市蜀山经济开发区的一家楼盘,一千多套户型均采用落地玻璃设计元素,以突出“自然、亲和”的住区特色。而不少高层住宅小区,甚至阳台都穿上了晶莹剔透的“玻璃装”。
 

  “夏天大楼空调温度太低,冷得直哆嗦。 ”在政务新区某写字楼上班的小钱说,可天刚凉下来那会儿,中央空调仍高速运转,她又不得不穿上厚衣服“御寒”。统计数据表明,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均耗电量约为普通民宅的5倍,部分高能耗建筑为普通民宅的10倍至20倍。
 

  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截至2009年,安徽全省建筑总能耗2149.8万吨标准煤,约占全省能源消耗总量的25.4%。可见,积极推行建筑节能,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市场推动遭遇“拦路虎”
 

  “问得太专业了,不清楚。 ”“很少有人问这个,我解释不了。 ”
 

  记者一连咨询了省城五六个在售楼盘的节能情况,售楼人员的答复均如此。长江东路某售楼中心的销售人员说,他接待了上千名购房者,关心房子节能与否的寥寥无几。
 

  “市场推动力不足是个难题。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有关负责人说。传统建筑采用节能技术,对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无论是墙体保温技术抑或是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技术,都意味着资金投入的增加,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与其把钱花在看不见摸不着的节能上,不如多花点搞楼盘绿化。 ”某知名房地产投资集团的张老板坦言,因为多数购房者都不太了解节能技术。

 

  采访中,许多消费者表示买房子主要关心的是房价、地理位置、户型面积,及小区绿化、教育资源、交通出行等。消费者节能意识的薄弱,影响了开发商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有些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有意减少外墙保温投资,加大玻璃面积,用外形的现代感掩盖能耗上的缺憾。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尚不完善。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朱兆晴说,建筑节能最早从北方寒冷地区提出并推广,但全国气候条件差异大,各地节能标准的体系建立应该因地制宜,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技术的不完善也是推广过程中的“拦路虎”。朱兆晴说,常用的外墙保温技术,应用的多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都存在一定局限性。节能新技术尚不成熟,一部分开发商不想承担“风险”,宁可选择耗能大的传统建筑技术。
 

  “作为新生事物,无论是管理体系、技术体系、资金支持抑或是立法体系,都有待完善与加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人士指出。记者获悉,目前,安徽省县、镇一级多数没有设立负责建筑节能专项管理的人员,导致建筑节能工作越往基层越薄弱、越难推进。而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很多建筑节能及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工作难以深入展开。
 

  节能标准须强力推进
 

  “建筑节能是大课题,任重道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市场推动力不足,目前“约束性指标”的实现,还主要靠行政强制力来推行。
 

  与国家节能标准相配套,安徽省陆续颁布了《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11项建筑节能技术地方标准,以及23项节能标准设计图集。实现建筑节能标准实施全过程闭合管理,强化新建建筑50%节能标准的执行力度。
 

  同时,安徽省强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节能试点工作。已有16项工程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类节能示范工程。合肥“文化艺术中心剧院”等10个项目先后争取国家资金支持6538万元。去年合肥市、铜陵市、利辛县成功列入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争取资金补助1.48亿元。安徽省还建立和发展了一批节能材料科研开发创新企业和相关产业。
 

  各地加快开展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淮南科学技术馆”等3项目已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及全国“太阳能屋顶计划”示范项目,争取资金补助640万元。截至目前全省共计争取到资金补贴2848万元。
 

  对于“耗能大户”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徽省在试点示范城市合肥、铜陵、淮北、马鞍山市选择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耗统计、能源分项计量、能耗监测等工作,推进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搭建节能结构体系,降低能耗。
 

  《安徽省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实现全省建筑节能42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截至2009年底,全省已实现新建建筑节能381.2万吨标准煤。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表扬建筑节能工作开展较好的省市,安徽省名列其中,合肥市也跻身被表扬城市之列。
 

  “到‘十一五’末,通过努力,全省可实现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100%,施工执行率达到96%以上,形成节能能力42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为V客暖通的内容,“原创”或“独家”的信息、数据及图片、报告等均为本网原创,其版权均属V客暖通所有。原创作者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V客暖通允许,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V客暖通”。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V客暖通法律声明页。

2、凡V客暖通注明"转载:其他(非V客暖通)"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3、若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13770777614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V客暖通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V客暖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