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央空调工装市场整体表现不佳,资金短缺、利润微薄等问题是影响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国家“两新”“国补”政策持续发力,但是难以逆转整体项目市场的下滑趋势,大型项目停建、缓建比比皆是。即便是曾经引以为傲的细分领域,也显现出一定的疲态。据统计,2025上半年工装市场整体下滑17.8%。总体而言,中央空调工装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资金短缺,项目缓建成常态。当下,资金短缺现象十分明显,项目建设的脚步不得不随之放缓,这已不是个别行业的阵痛,而是市场共同面临的现实图景。地方政府在大型公建项目上收紧钱袋,是对经济周期的审慎回应;而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则更直接地承受着资金链的紧绷。甲方款项迟迟不到位、项目方案朝令夕改、验收环节层层设卡,这些正在成为压在企业肩头的重负。行业内早已形成共识,事前的项目风险评估是必不可少的防火墙,从侧面折射出经济循环中信任与效率出现问题。
(2)利润微薄,价格厮杀惨烈。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的齿轮放缓转动,“节流”便成了各行各业共同的生存命题,中央空调工装领域亦不例外。工程商们依靠渠道深耕便能抢占先机、锁定订单的日子正渐行渐远,甲方更加青睐总包的方式,往往需要以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竞争,在部分地区工装项目的利润率甚至降低至5%左右,彼此的价格厮杀程度愈演愈烈。一些工程商坦言,眼下参与的许多总包项目,仅仅是为了维持基本的销量规模,费心费力地忙碌一场,到头来往往只是“赚吆喝不赚钱”,实际的经济回报早已薄如蝉翼。
(3)细分市场,产能过剩陷危局。长期以来,细分领域一直是厂家关注的重点,但是2025年上半年细分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像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等产能严重过剩,一大批新建厂房项目停建、缓建,导致对中央空调产品的需求大幅减少。即便是品牌重点跟踪的数据机房、农林牧渔、储能等细分市场,需求也是逐步降低。值得一提的是,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却迎来一波上涨,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能源安全的考量,相关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更新改造,资金技术成门槛。更新改造市场无疑是2025年上半年行业热议的焦点。在中央空调行业增速放缓的当下,“双碳”政策的方向指引与“以旧换新”的财政补贴形成合力,让这片市场成为众多品牌与经销商眼中的“新蓝海”。在工装领域,政府公建、大型酒店以及工业项目更新需求旺盛,各类改造项目的数量显著上升,俨然显露出成为未来几年行业增长引擎的潜力。但是,旧改资金、技术改造能力是否达标等问题是困扰工程商下场的关键因素,也已成为叩开这一市场大门的隐形门槛。因此,EPC、BOT模式在更新改造市场较为常见。
国产品牌阵营中,美的楼宇科技依托自主研发的水机产品技术、楼宇控制系统等集成化解决方案,全面加速布局更新改造市场,在医疗、教育、轨交、数据中心、工业厂房等细分领域中发力强劲;海尔智慧楼宇推进高效集成机房应用,扩大气/ 磁悬浮离心机、物联多联机应用规模,在商用建筑中树立诸多样板;格力公建领域表现抢眼;海信不断完善产品矩阵,进一步加大工程市场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水机业务,推出的正压液浮无油离心机荣获国际认证,在行业内树立起一大批标杆项目,在工装项目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天加依靠健康型洁净产品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节能降耗,在工业、储能及电子净化领域发展靠前。此外,积微 GCHV、科龙中央空调、TCL智能暖通、长虹中央空调等品牌在各地政府公建项目中应用广泛。顿汉布什、申菱、浙江国祥、堃霖、西屋康达、欧博、环都拓普、雅士、东元等品牌在工业制造业厂房、食品加工厂、新能源、医疗净化等细分项目中表现不错。
日韩品牌中,大金凭借多年来根植的品牌及产品影响力、深厚的渠道基础,在工装市场中仍占据高端地产配套市场的前沿位置。日立凭借精耕细作与技术沉淀,全面发力高端市场,而且随着天氟地水系统进入配套领域,增幅喜人。东芝依托装企合作,保持了项目市场的基本优势,同时通过政策发力中小项目市场,市场业绩可观。此外,主打品质精良、技术经验深厚的LG中央空调、荏原、三星、三菱重工海尔、三菱重工空调、富士通将军、松下等品牌扎根工装项目市场,增幅稳定。
欧美品牌方面,麦克维尔通过产品精细化优势在新能源行业、精密制造等项目领域树立诸多样板。江森自控约克得益于智控系统化、集成化的综合环境解决方案,在能源产业、电子数据等项目中取得良好的市场成绩。开利、EK、克莱门特等品牌在化工、医疗净化、大型厂房项目中有着不错的市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