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海尔智慧楼宇以全球首创静压气悬浮技术颠覆传统动力体系,重塑“大暖通”智慧生态。
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总结报告》显示,上半年,海尔智慧楼宇在高端离心机、磁悬浮中央空调、物联多联机三大权重板块均实现第一份额其中,海尔磁悬浮中央空调已连续7年稳居全球NO.1,高端离心机成为用户新建、焕新的首选产品。
8月7日,无油悬浮压缩机技术研讨会暨暖通行业首个静压气悬浮推广联盟成立仪式在湖州举行。
现场,海尔智家副总裁、智慧楼宇产业总经理付松辉在致辞中表示,气悬浮技术作为暖通行业绿色转型的核心方向,海尔智慧楼宇始终以智慧节能为发展主线引领行业突破,聚焦楼宇智慧低碳建筑,为用户提供全空间全场景全周期解决方案。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发展事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也相应地推动了行业技术的发展。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伟从行业发展趋势角度,进一步阐释了气悬浮技术升级对降碳减排、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市场升级提供了借鉴。
让技术扎根,更用“标准”立序
传统制冷系统的“油膜困境”早已是行业共识——严重阻碍热量传递,系统含油量每增加3.5%,机组能效就会降低8%,直接制约着建筑节能与低碳转型的进程。
2006年,海尔率先推出磁悬浮中央空调,一举终结了外资垄断,开创了中国磁悬浮时代。
此后,海尔并未止步于既有成果。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密西根州立大学双博士、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顾发华带领的研发团队突破静压气悬浮核心技术:利用气体浮力实现转子悬浮与自调节,搭配全球发明专利的气液双相气浮轴承,结合超精密加工技术,真正实现“0摩擦”运行,带来50%节能、30年超长寿命,2安培低启动电流适配复杂电网,断电保护技术保障稳定运行,彻底解决了传统机组能耗高、寿命短、稳定性差的三大难题。
技术成熟后,标准制定成为必然。由海尔智慧楼宇牵头制定的 GB/T45477-2025《无油悬浮离心式冷水 (热泵) 机组》国家标准,经全国冷标委副秘书长马金平现场解读,此次新国标的发布,是对行业的一次全面规范。
该标准从试验方法、能效等级、噪声、振动、安全等维度,为企业生产和研发提供了明确标准和方向,将大幅提高能效参数限值。这一标准的落地,让“无油悬浮”有了中国标准,也为产业规范化发展划定了清晰路径。
让产品落地,更使场景“开花”
在成熟产业中,多数头部企业倾向于通过配套企业的成熟产品组合来降低创新成本,而海尔选择了一条更具挑战性的道路——全链条自主研发。
全球首创静压气悬浮压缩机便是这一战略的核心成果,在国际工况下COP高达6.8、IPLV达12,综合能效较传统机型提升 30% 以上,行业唯一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节能技术推广目录。依托200余项技术专利,海尔实现了100%供应链自主可控,彻底摆脱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海尔与福腾流体的强强联合,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上持续发力,几乎每年都有国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形成“研发-转化-迭代”的良性循环,让创新成果得以快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技术的价值最终要在场景中验证。
在数据中心这一对中央空调系统要求严苛的场景中,海尔无油悬浮技术展现出强大适配性:部分负荷能效高、免维护、全生命周期成本低。北京亦庄数据中心作为首个蒸发冷直膨案例,实现PUE<1.1且稳定运行7年;深圳建成的蒸发冷直膨机组最大单体项目,则印证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戴新强在研讨会上指出,这类项目案例已成为数据中心绿色升级的范本,推动行业从“高能耗运维”转向“高效能运营”。
让“对手”进局,更让“生态”成势
技术投入与市场预判的时差,恰是引领者的护城河。
产业在线董事长杨洁在研讨会上表示,近年来,冷暖产业整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为无油悬浮技术等创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从整体市场看,离心机2015-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11.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需求潜力持续释放。其中,2020-2024年国产品牌在磁悬浮、气悬浮离心机市场占比分别达67.7%、71.8%,规模领先。
随着磁气悬浮空调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入局企业从最初的海尔1 家激增至50余家。为推动技术普及与产业升级,海尔牵头成立暖通行业首个静压气悬浮推广联盟,汇聚院校、协会、生态伙伴等多方力量,通过技术共享、标准共建、场景共创,构建“共创共赢”的行业新生态。
未来,海尔智慧楼宇将继续深耕节能技术和高效设备的创新,提供更加绿色环保的产品和服务,并发挥行业影响力,携手生态伙伴,为“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