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制造业为“双碳”目标焦灼探索,当产业跃迁仍面临高能耗与高维护成本的双重桎梏,海尔全球首创静压气悬浮技术,正颠覆传统动力体系,以更纯粹的进化赋能「大」暖通生态布局。
8月7日,无油悬浮压缩机技术研讨会暨暖通行业首个静压气悬浮推广联盟成立仪式在湖州拉开帷幕,以前沿成果技术响应高质量发展号召,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一场关于单体创新带动行业共振的“新”实践已然蓄势待发。
从单点突破 到攀高向「新」领跑
在中央空调市场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总结报告》中,海尔在高端离心机、磁悬浮中央空调赛道再次展现出非凡竞争力,实现份额第一的断层领先。这背后折射出行业对降低能耗的刚性需求。
众所周知,传统离心机依赖润滑油实现机械运转,不仅能耗高,且易因油膜破裂导致故障,寿命通常仅15年。直到无油悬浮技术的出现,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油膜困境”才迎来革命性突破。2006年,海尔智慧楼宇率先推出中国首台磁悬浮离心机,打破了外资品牌技术垄断,开启了高端离心机全链路自主研发的创业之路。
将创新基因贯穿发展基因,海尔智慧楼宇深谙持续增长的本质是,以硬核科技输出,满足场景生态日益增长的对节能方案的需求。持续发力低碳节能技术,依托多年技术积淀和“10+N”开放式创新体系,海尔智慧楼宇链接全球资源,携手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密西根州立大学双博士、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顾发华研发团队,突破静压气悬浮核心技术。
作为下一代无油悬浮技术,气悬浮利用气体浮力实现转子悬浮与自调节,搭配全球发明专利的气液双相气浮轴承,结合超精密加工技术,真正实现“0摩擦”运行,持续刷新前沿高端科技新高度,重构行业节能逻辑。在此基础上,海尔全球首创静压气悬浮压缩机,在国际工况下COP高达6.8、IPLV达12,综合能效较传统机型提升 30% 以上,行业唯一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节能技术推广目录。
现场,静压气悬浮压缩机完成第2000台下线,标志着海尔气悬浮前沿成果实现了“实验室数据”到“产业级验证”的跨越,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这不是简单的数字累加,而是海尔在气悬浮技术领域从“0到1”开创,再到规模化应用与市场引领的有力证明。
从需求出发 向价值跃迁落地
定位于高端离心机首选品牌,海尔智慧楼宇从需求出发,向技术创新迈进,走出了一条持续引领突破之路。
曾经,“美系四大家”长期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18 年,海尔磁悬浮以13.5%的全球市场份额首次登顶,此后连续7年蝉联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全球每5台磁悬浮空调就有一台来自海尔。
市场版图持续扩张的背后,是自研科技的持续突破和制造品质的硬核支撑。
截至目前,在磁悬浮领域,海尔智慧楼宇已拥有100+专利、3项国际领先科技成果14家认证机构背书、19项行业领先认证,实现了水冷磁悬浮、风冷、热泵、模块、一体式蒸发冷、超大冷量磁悬浮机组等多次大型迭代突破,构建起8大系列行业最齐全的产品矩阵,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
从第一台磁悬浮落地,到30000+精品样板遍布全球,覆盖场景包括商业地产、轨道交通、酒店、农业、工业等各大行业领域,海尔磁悬浮技术高能效和可靠性在场景实践中得到验证,一个又一个出圈案例正引领行业向更绿色、更智慧、更可靠转变。
从“中国第一台”到“全球第一名”,海尔智慧楼宇不止于技术领跑,更赋能行业向上。长期以来,沿用常规冷水机组国标,磁悬浮技术高能效无法彰显,技术水平也难以衡量,为填补标准空白,海尔智慧楼宇牵头联合21家企业,制定中国首个《无油悬浮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国家标准,为高端离心机规模化推广应用保驾护航。
以产业协同 寻破局增长路径
为进一步加速无油悬浮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动整个中央空调产业向更高效、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升级,海尔智慧楼宇携手各生态方,发起行业首个静压气悬浮推广联盟。
基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架构,该联盟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平台,深化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协作机制,打破技术壁垒,共享创新成果,共育市场生态,为建筑暖通节能减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产业级力量。
现场,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行业首个静压气悬浮推广联盟正式成立。可以看到,夯实创新技术主引擎,让硬核产品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实现以“技术替代实现减排目标”的战略引领,进而打造系统级生态竞争力,海尔智慧楼宇再一次搭建向上跃迁坐标点,以产业协同赋能行业破局增长。
当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在绿色发展中按下“加速键”,以高端离心机为支点,撬动行业更可持续绿色未来,这场由海尔智慧楼宇发起的创新变革正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