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铜管凭借超高热导率在空调制冷的管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其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成功支撑了R410A等高压制冷剂的稳定循环,得到了市场的一致认可。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叠加LME铜价持续震荡,在需求与成本的双重驱动下,家电行业正聚焦材料科学底层创新,寻求铜材替代方案,推动制冷空调迈向材料革新的全新阶段。
工艺提升以铁代铜背后的材料革命
管路系统的腐蚀问题常常源于冷媒在循环过程中混入杂质,即便采用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制冷剂,在混入杂质后同样可能会导致管道腐蚀,进而对整个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铜材替代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管道系统的耐腐蚀性。
事实上,“铜替代技术”早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在冰箱行业,换热器已接近100%采用铝材料;在汽车空调领域,则主要采用铝管与钢管来代替铜管。日本的大金、日立、三菱,韩国的LG、三星,美国的雷诺士、特灵、开利等空调企业也纷纷在近几年推出全铝换热器的空调室内外机。
在铁质管材应用方面,行业头部品牌美的也有了新的动作。通过参考压缩机外壳、储液罐、汽车空调管道等领域的现有防锈技术,美的结合企业积累的空调研发生产经验,依据国家标准对铁质管道实施针对性的防锈处理工艺,探索铜管部分替代的可能性。
具体来看,针对铁质管道的内表面,美的采用水基防锈液钝化工艺,在管道内表面形成厚度5-10μm的纳米级磷化膜,耐盐雾性能高于1000小时以上,根据GB/T 10125标准,在钝化膜的分子结构与冷媒兼容性测试下,铁管可以有效阻隔如R32、R410A等冷媒与金属直接接触。
同时,在管路的外表面,美的对底层进行磷化处理,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面层则喷涂厚度80-100μm环氧树脂粉末,适应潮湿、多尘等复杂环境。根据GB/T 1865标准,在喷粉工艺的盐雾测试和紫外线老化测试下,双层处理后的管道外表面耐候性可达十年以上。
优秀的抗腐蚀性和防护性为铁管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条件。据美的公布的售后跟踪数据,在其搭载铁铜复合管道的真暖空气能中央空调产品线中,涉及铁质管道的有效故障投诉案例为零,目前,这一技术路径的实际应用效果正在持续接受市场的验证。
从人类材料演进史来看,材料的更替实质上是技术创新驱动的应用革命。基于对金属相变理论与材料界面科学的深刻理解,美的铁代铜的突破性实践有望推动家电行业突破铜材限制,引领制造体系向可持续生态重构。
能效优化 基于场景重构铁管用材逻辑
毫无疑问,以铁管替代铜管对于降低空调设备的成本有着极大的利好,但金属替代的本质并非简单追求成本,美的实施材料革新的核心驱动力更多是在于对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
众所周知,铜导热系数约400W/m·K,钢材约45W/m·K,导热效率不足铜材的九分之一。若盲目推行全域替换策略,势必会造成热交换效率衰减,严重影响机组能效表现。
如果将管道的功能使用场景进行区分,可以发现空调系统中仅有部分场景中需要铜材的超高导热性能,如蒸发器、换热器和冷凝器等需要快速导热的部件。除此之外,在冷媒输送等需要降低导热速率的场景下,铜管快速导热的性能反而会导致热量耗散,直接影响机组APF值表现。
另一方面,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压缩器启停过程中会产生峰值可达4-5MPa的脉冲压力,由于紫铜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疲劳寿命等方面存在显著短板,在高温高压冷媒循环过程中,铜管的承压性能表现比钢材较差。
通过以系统能效最优为导向,美的基于热力学和工程力学的考量,在真暖空气能中央空调中主要对机组内部的承压非换热部件进行替代,利用铁基合金高强度和低导热的特点,降低设备振动影响,减少管道焊口断裂的风险。如果以10HP空气能机组的年运行成本为基准,采用铁管设计可有效降低设备0.5%-1%的热损耗,减少冷媒循环过程不必要的能量流失。
美的真暖空气能中央空调在延续铜管于关键换热节点的性能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铁基合金的工程力学特性赋能,实现系统能效提升与机械稳定性增强的双重突破,系统性平衡了热力学优化与设备可靠性之间的技术博弈。
更重要的是,空气能作为主要应用于北方严寒地区的产品,低温极限工况下,系统节省的每一份热量,减少的每一次振动,都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对用户热舒适需求的有力保障。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美的以铁代铜的技术路径为行业材料变革打开了新的思路。
认知破冰 从唯铜论到系统最优的理念变革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这句电影《哪吒》中的广为流传的台词,也是空调行业推动铜管替代的真实写照。
历经百年发展,铜材在空调行业乃至用户心目中已经逐渐从制造空调的优质材料转变成唯一材料。管道必须全部采用铜材,用铁管或铝管代替的空调质量差等想法似乎成为了行业的铁律,在这种唯材质论调下,美的推动铁管代替铜管无疑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勇气。
习惯的认知难以改变,并不意味不能改变。行业及用户对于铁材难以替换铜材想法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基于对于铁管替代后产品质量的担忧与不确定性。但空调的性能是压缩机、换热器、管路、控制算法等多部件协同的结果,放大单一材料的重要程度,从而忽视系统设计的专业性,本身是对技术的一种误读。
为了保证用户在使用真暖空气能中央空调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美的在其十年质保的政策范围内,将铁管部件纳入其中,解构了传统厂商对铁管材料应用的心理桎梏。在产研阶段,美的也在持续推动材料研究创新,通过极端温度交替试验、材料应力测试等方式,构建从实验室到工程场景的技术信任链条。
同时,美的还联合众多研究单位,探讨更新多材料换热器性能评价体系,避免过度单一材质参数权重,推动行业标准从“材质本位”向“系统效能”范式转型,提高行业、用户对新型材料的认知,引导用户价值判断回归能效本质,从根本上推动暖通行业突破“唯铜论”的认知窠臼。
当传统与创新展开碰撞,美的真暖系列铁管革命的背后,既是材料科学的胜利,也是技术创新本质的重新解读,即创新不在于颠覆常识,而在于重新定义何为“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