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在欧洲一座小镇——列支敦士登公国的巴尔采斯镇,一家名为巴尔采斯(Balzers AG)的公司悄然开启了工业化质谱技术的创新征程。
历经岁月变迁,巴尔采斯公司多次重组,其仪器业务最终融入英福康(INFICON)集团,并依托着英福康的持续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在58年后的今天,将这项发轫于欧洲精密工程的技术,成长为半导体制造、新能源产业、环境工程、月球探索等前沿领域的核心支撑。
阿尔卑斯山麓的技术革命:数字质谱的诞生
上世纪70年代的实验室里,时任巴尔采斯公司首席电气工程师的雷莫・沃格尔桑和他的团队正在改写质谱技术的未来。
雷莫·沃格尔桑及其同事在爱丁堡的一场展览上,©约翰·卡梅隆
雷莫·沃格尔桑 正在为英福康首席执行官 奥利弗·维尔施,以及英福康真空控制公司总裁 威廉·奥皮,讲解QMG 511。
当业界还在使用需要不断调试旋钮的模拟设备时,他们创造性地将两个8位数模转换器结合,研制出全球首台数字控制四极杆质谱仪QMG 511。这个来自阿尔卑斯山麓的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工业应用的稳定性难题,更为整个行业的进步开辟了新的方向。
四极杆质谱仪 QMG 511
QMG 511 产品手册 巴尔采斯公司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一场聚焦精密、智能的创新旅程
从80年代到21世纪,工业质谱技术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早期笨重的设备逐渐演变为自动化、高精度的工业仪器。从QMG 511到QMG 800,继承了巴尔采斯技术遗产的英福康,也依靠着不断迭代的高品质产品与技术创新,成为了这场变革的重要推动者。
例如,我们于1996年推出的Transpector XPR残余气体分析仪首次突破工作压力范围的限制,使设备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工业环境。2004年面世的QMG 700采用模块化设计,并首次配备以太网接口,实现了设备的网络化功能。
英福康Transpector XPR 3+质谱仪
这些里程碑式的突破还包括:
· 可靠性的大幅提升
· 测量精度的革命性进步
· 针对不同行业需求的深度定制化设计
· 基于数字化工具,实现智能决策
……
展望未来:创新永无止境
近六十年的创新之路,英福康不仅重新定义了半导体制造的检测标准,更将质谱技术的应用疆域拓展至新能源、环境监测等关乎人类未来的关键领域。
在电动汽车领域,我们的高精度检测技术为每一块动力电池保驾护航;在环境监测与应急响应前线,我们的解决方案始终是守护生态安全的中坚力量。
站在新的技术拐点,英福康正将目光投向更辽阔的疆域:量子传感技术将突破检测极限,人工智能赋能实时决策,太空探测应用开启全新可能。正如当年雷莫·沃格尔桑团队用QMG 511开创数字质谱时代一样,今天的英福康人正以同样的开拓精神,继续书写着质谱技术的新篇章。
最后,请跟随时光镜头
回看英福康质谱技术58年发展之定格
聆听英福康人奋进之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