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作为改善工业、商住、办公、科研等环境条件的新兴产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国内市场也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据奥维咨询(AVC)研究数据,近3年以来,除了2009年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回落到个位数外,2010年至2011年都保持了30%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央空调市场规模也从2008年的320亿,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568亿元。
在国内中央空调产业格局中,已经形成以水(风)冷离心机、螺杆机组为代表的欧美系(典型代表有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以冷媒变流量机组为代表日韩系(典型代表为大金、日立、东芝、三菱重工、三星),以中国专业制冷企业为代表的传统系(典型代表有天加、冰山、远大、双良、盾安等),以家电产品延伸进入的家电系(典型代表为美的、格力、海尔),多种技术流派并存的市场局面。
仔细观察国内中央空调产业发展状况,有一个现象十分耐人寻味,那就是近年来出现高增长的企业,既不是来自于传统强势的欧美系,也不是来自于技术领先的日韩系,更不是来自传统中国专业企业,而是来自于后来居上的国内家电系。2008年以来行业平均增长21.625%,而美的、格力、海尔三大国内家电系品牌的销售增长率高达47.2%,超出行业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据奥维咨询(AVC)研究数据: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前十名品牌中,国内品牌已经占有四席之位,其中家电系品牌就有三席。虽然大金依然占据行业第一名位置,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国内家电龙头企业美的从2008年首次闯入前三名以来,又跃居亚军的位置,格力也从2009年起进入行业前三,成为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美的、格力与大金距离进一步缩小,大金的龙头地位已经开始受到挑战。
为什么在中央空调行业会出现家电系龙头迅速增长,冲击固有的行业格局的现象呢?这一市场现象的背后告诉我们些什么呢?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思考。
第一,家电系龙头具有较强的品牌综合实力。国内家电企业龙头美的、格力、海尔都是规模企业,并且各自拥有自身发展的特点。海尔是国内最具实力的知名品牌,也是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代表,2011年以768亿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品牌最有价值榜首;美的是一个综合性家电企业,并且是近几年持续高速发展的品牌,2011年销售额达到1400亿元;格力则是一个专注制冷空调的企业,2011年仅围绕制冷空调产品一个类型的营收就达到836亿元。对于一个行业市场容量截止2011年仅有568多个亿的中央空调行业来说,销售额接近千亿家电系品牌的进入,具有巨大的冲击力。综合实力的强大使得他们不论在品牌形象、研发投入、渠道建设等诸多方面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奠定了高速增长的坚实基础。当然,不是说企业综合实力强,进入中央空调产业就一定会高增长。但是,没有综合实力的企业要出现超越式增长是不可能的。
第二,切入时机恰当,搭上了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国内家电系企业在中央空调市场发力之际,正是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之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加快了基础建设投资的步伐。大型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多,使得中央空调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在此背景下,家电系企业敏锐并果断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美的在此阶段采用外延式发展的方式,在2004年通过与重庆通用合资迅速进入大型中央空调领域,获得了离心机、螺杆机等的核心技术。格力则是通过内涵式发展模式,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自主研发,不仅掌握了离心机、螺杆机的生产技术,而且获得了在这一领域诸多的技术专利。有效的利用国内经济高发展的背景,加速自己全面进入中有空调领域,是家电系品牌具有战略眼光的发展策略。
第三,商用空调和家用空调在产品上的关联性比较强,易于延伸发展。格力、美的、海尔这三家家电企业,空调都是他们主营业务,格力、美的原本就是以空调起家,对空调这一制冷家电产品独特的产品属性、市场特点、渠道差异有着比较清醒地认识。特别是家电系品牌进入中央空调领域,基本都是以关联度很高的多联机作为切入点,最终才全面进入中央空调领域。略有制冷空调知识的人都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多联机就是家用空调的放大版,在产品技术上与产品属性上非常接近。家用空调厂家进入多联机领域,不仅没有大的技术障碍,而且在营销上还可以借助家用空调的模式与渠道。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诸多家用空调厂家,就是利用这种关联性迅速切入到这一领域,并且实现了在中央空调领域崛起。
第四,尊重中央空调产业的专业性。家电系品牌固有的技术与营销特点与中央空调截然不同,但是进入中有空调领域的家电系企业能够清醒认识到中央空调行业专业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量引进暖通、制冷、空调专业的人才,特别是从大专院校招聘毕业生,培养出自己的专业技术与营销骨干;二是产品既巩固多联机的优势,又积极挺进大型专业中央空调领域,形成了在中央空调领域多联机、螺杆机、离心机、模块机、单元机以及末端设备全系列的覆盖,保证了进入行业后没有明显的产品短板;三是专业性的市场推广与营销。中央空调推广不仅仅是卖产品,更重要的是比拼技术与服务。很多同样是家电行业转型过来的企业,因为不能够正视中央空调的专业性,还是以家用电器的思维来做,投入很大的资源、费了很大的气力,结果是事倍功半。关键就在于忽视了其专业性与特殊性。
第五,谙熟国内市场运作特点,通过代理商借用当地人脉资源。在中央空调产业在中国市场起步以来,一直是以欧美的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四大品牌和以大金为代表的日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美的、海尔、格力的切入,市场格局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国内家电系向传统中央空调企业挑战的现状,并在不长的时间内跃居行业前列。国内家电系企业能够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他们比传统的外资品牌更熟悉国内市场,在利用社会资源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不仅可以借用家用空调的渠道资源,还可以利用长期以来在当地积累的人脉资源。
第六,引入家电业的营销手法,拉低行业均价有利产品的普及。中央空调进入中国市场初期,是以工业设备来进行市场营销的,工业设备的属性使其或多或少沾染了计划经济的习气。家用空调则是典型的耐消费品,因而其市场化的程度远比中央空调高。家电系品牌的进入,自然把家用空调更为市场化的营销模式引进到中央空调。如,在多联机、单元机市场上,传统中央空调过去很少采用让经销商囤货的做法。家电系企业进入后采用代理商囤货,把市场拓展压力通过囤货转移到代理商身上,促使了经销商不得不想方设法利用当地人脉资源获取项目。再比如,中央空调行业早些年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说明利润非常丰厚。家电系进入后,采取了市场化的营销,迅速把价格拉了下来。这种做法不仅是家电系品牌迅速实现销售增长,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拉低了行业价格,有利于中央空调产品普及。
上面所讲的这六点是家电系企业进入中央空调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还不是全部。因为,每个企业能够取得高速发展,是很多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同样是家电企业进入中空调领域,差别也很明显。有的企业品牌知名度很高,进入的时机更早,按说是占尽了市场的先机,但是因为对中央空调行业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是说在某一方面没有做好,结果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没能保持高速增长。
虽然,家电系品牌在中央空调领域发展较快,并对龙头企业发起了挑战,但并不意味着行业已经成为家电系的天下。客观地看,在中央空调行业前十名的品牌中,外资品牌占据了六席,家电系品牌也仅占三席而已。况且在产品品质、技术研发以及专业能力方面,外资品牌还是占据一定的优势,只要外资品牌能够意识到他们的短板,重新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国内家电系在中央空调行业高速发展,只是当前行业的一种市场现象,并不值得去炫耀。保持长期高速发展,那才是家电系企业所要追求的结果,一方面国内家电系企业还是处于挑战地位,还有更高的目标需要去实现;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毕竟中央空调是一个比家用空调技术含量高得多的产业。没有在技术上的领先的话,要在全球市场上有所作为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国内中央空调企业来说,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家电系企业作为行业的挑战者的地位还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