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空调新能效标准将于明年5月1日实施
4月4日,GB 19576—2019《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发布,并将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版单元机能效标准主要修订了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原来的EER评价体系改为APF评价体系。二是现行能效标准只评价定速产品的能效,新标准则涵盖定速和变频产品。三是现行能效标准适用的定速产品包含有风管和无风管两种机型。此次修订,则针对有风管机型(风管送风式空调)的能效,单独形成了一个标准,即GB 37479—2019《风管送风式空调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四是单元机新版能效标准适用的产品还增加了水冷机、计算机机房空调、数据处理机房空调、恒温恒湿机等。
解读:单元机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单元机能效水平再上新台阶。新标准将原来的EER评价体系改为APF评价体系,则更能体现用户真实的使用情况。换句话说,新标准可以全面反映全季节过程中产品的能效状况,对于整个单元机能效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七部门联合发布《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
6月14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目标到2022年,家用空调、多联机等制冷产品的市场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20%,实现年节电约1 000亿kW·h。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 %,制冷总体能效水平提升25 %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
解读:《方案》从强化标准引领、促进绿色高效产品供给和消费、推进节能改造、完善政策保障、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任务要求,对暖通空调企业设备、方案节能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
空气源热泵热风机行业标准于5月实施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8年第36号公告,公告批准《V型球阀》等183项行业标准,其中《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标准号JB/T13573—2018)位列机械行业标准第92项。公告称该《标准》于2019年5月1日起实施。
解读:《标准》为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开展招投标工作给出了评定该类产品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评价依据,同时也为生产制造企业对该类产品的生产制造提供依据,极大确保该类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对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产品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引导促进作用,对规范行业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国家宣布: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推动1亿人进城
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简称《任务》)。《任务》指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任务》还要求,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
解读:近年来城市不断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此外,推动新城镇化建设对消化城市房地产库存,带动各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利好。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公开发布
4月4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制定了GB 37480—2019《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以下简称低温空气源热泵能效标准)国家强制性标准。该标准将于2020年5月1日实施。这项标准要求低温热泵机组能效等级依据性能系数的大小确定,依次分成1、2、3三个等级,1级表示能效最高。规定了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的能效等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解读:低温空气源热泵能效标准的实施将对低温空气源热泵行业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该标准能够促使相关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转型升级,确保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相关项目招投标工作,提供评定该类产品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评价依据,对该类产品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7月1日起,禁止“垫资施工”!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政府投资条例》,7月1日起正式起施行。《条例》提到:政府投资项目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
解读:《政府投资条例》是我国关于政府投资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也是投资建设领域的基本法规制度。条例的实施,将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能够降低公司垫资施工的压力,让公司更放心的拓展工程业务,提升项目回款能力。
两项绿色建筑评价国家标准公布!
近日,第三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号为GB/T51356—2019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2019年8月1日起实施。同时发布的还有《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号为GB/T51356—2019,《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
解读: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工作确立了“以人为本、强调性能、提高质量” 的绿色建筑发展新模式。在指标体系上,从“四节一环保”扩充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个方面;在“以人为本”上,提高和新增了全装修、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健身设施、垃圾、全龄友好等要求。同时,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将与国际主要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标准接轨,完善分级模式,由3个评价等级变为4个评价等级,增加1个“基本级”。满足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即为“基本级”,以利于兼顾我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推广普及绿色建筑。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自5月1日起实施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的公告。为统一住宅新风系统工程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改善住宅的室内空气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新建住宅和既有住宅的新风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住宅新风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现批准《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440—2018,自2019年5月1日起实施。
解读:《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的主要亮点是规定了住宅新风系统的设置条件和设置要求、新风量的计算方法、净化处理设计方法、室外新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通风器的安装要求、风管及部件的安装要求、新风系统效果的检验和运行维护等。《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是中国第一部关于住宅新风系统的技术标准,也是首次由国家部委层面推进新风系统走进普通住宅,对于新风系统在普通住宅中的普及具有重大意义。此项标准的实施,对住宅新风系统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使住宅新风系统产品更加安全可靠,验收有据可依,在安装实施中也更加安全标准化。有了此项标准,相信未来我国的新风行业将得到规范有序的发展,新风系统走进普通住宅的进程也将大大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