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底,当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时,不少商界人士惊呼:“狼来了。”再没有各种贸易保护的壁垒,外商渐渐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国内厂商来说,面前尽是无限的机遇,而对于其中的大多数来讲,挑战则远远大于机遇的成分。这或许符合犹太人的“二八法则”:少部分得到机遇并善于把握者乘胜而上,剩下的大多数则随着市场大浪淘沙自行消散。
我们不否认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国外空调厂商存在,但种种迹象已经说明,这些“外来的和尚”的确更会“念经”。因为在事实上,它们的主要目的既明确又一致,那就是动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和措施,抢占中国这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它们不是慈善机构,合作更不是无条件施舍。对国内厂商而言,合作既然有代价,如何用最小的付出获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绝佳效果,还需要认真探讨。即便从局外人的观点来看,国内厂商需要学习的确实还有很多,科学的管理、高效的运营、合理的组织结构……太多内容需要改进,而无论哪一点进步,都能缩小自身与国外先进同行的距离,单纯追求技术提升无法从根本上让企业“脱胎换骨”。
除了国内各空调厂商要有所追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更应当肩负起甄别优劣、去伪存真的责任。为何很多专家的逆耳忠言始终当作耳边风?这需要人们引起高度的警觉。“为中国节能减排作贡献”的口号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用客观事实和数据说话。然而,目前空调行业仍存在着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动向和行径,这中间是否搀杂着灰色成分,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明白。
声明:
该信息为中央空调在线转载内容,目的在于更多的传播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与立场,同时欢迎就本信息致电025-87771198、87771108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