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日报
抖音

暖通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网罗暖通空调行业最前沿资讯

解锁暖通行业更多精彩,“抖”在这里

广告

暖通空调的来龙去脉,暖通人,你们都知道吗?

来源:天加 作者:赵亚萍

2016-01-28 09:19:53

解放前的旧中国,经济落后,民生凋敝,集中供暖和空调系统在当时可谓是凤毛鳞角,其工程的设计与安装大都被一些洋行垄断。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了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对大量专业建设人才的需求,国家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暖通空调高等专业教育也就应运而生,40多年来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成了我国宠大的暖通空调专业队伍中的中坚。

暖通空调专业师资队伍的摇篮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创办暖通专业,当时正式的专业名称为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为了造就这个专业的师资队伍,高教部首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招收研究生,第一届研究生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青年教师,其中有:郭骏、温强为、陈在康、张福臻和方怀德,他们先在预科专门学习一年俄语,以便为直接向苏联专家学习作准备。
1953年第一位应聘的苏联暖通专家BX.德拉兹多夫来华,他和他的中国研究生在哈工大组成了第一个暖通教研室。哈工大还抽调了五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学习,他们是:路烃、贺平、盛昌源、武建勋和刘祖忠。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以苏联的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为模式,边学边干,在我国创办这个专业。
    为了扩大这个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高教部又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一批教师来进修,他们没有时间再先学习一年俄语,只好通过研究生间接向苏联专家学习。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各高校创建暖通专业的中坚力量,其中如:叶龙、于广荣、王建修、吴增菲、郁履方等。此后,在哈工大继续招收了几届这样的研究生,陈沛霖、田胜元等暖通专业著名教授都是从这些研究生班毕业的。

暖通空调专业老八校

1952年我国高校设立了第一批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除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外,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工学院。哈工大和东北工学院于 1952年除招收本科一年级学生之外,还同时从别的专业抽调一部分学生直接进入暖通专业二年级学习,当时哈工大不算一年预科的话,本科为五年制,而东北工学院本科为四年制,所以东北工学院1955 年毕业的第一届本科生就成为我国最早毕业的本科生,哈工大的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于1956年。
    1952年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则分别招收了一届二年制的专科班,于1954年毕业,195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同济大学当时为四年制,首届毕业于1957年,而清华为五年制,首届则毕业于1958年。1955年以后哈工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和进修生开始分赴各地,从事暖通专业的创建工作,除一部分充实第一批四所院校的师资外,温强为、张福臻、王建修、陈在康分别在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湖南大学负责筹划创建新的暖通专业学科点,除了湖南大学直到1958年才正式成立外,其他三所院校均在1956年成立了暖通专业。
    这就是高校同行中常说的暖通专业老八校。后来哈工大的土木系单独建立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其暖通专业也就随同调整到哈建大了。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暖通专业创办初期,由于没有经验,一切都先从苏联照搬过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大纲基本上是参照苏联模式制定的,教材也是把苏联的翻译过来使用,来不及翻译的则由哈工大影印原版书作为内部资料供各校教师参考自编讲义。经过几年实践,发现了不少问题,首先是计划总学时太多,教学内容也有很多不切合我国具体情况,特别是1958年中央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各院校根据各自的经验和对政策的理解,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积累了不少经验。
    这个时期的改革,各校差异较大,当然更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也多使用自编讲义,1960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讲义使用粗糙的再生纸油印,印制质量低劣,实难满足教学需要。
    直到1963年,在全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指引下,暖通专业经历了一次规范化的整顿。在建工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制订了暖通专业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审了一整套暖通专业适用的全国统编教材

暖通空调专业的大发展

暖通专业教育和其他各项文化教育事业一样,在文化革命十年浩劫中停滞不前和倍受摧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几年的时间里,设有暖通专业本科的,从原来的老八校一下子迅猛发展到43所院校,设有专科的高校也有44所。1978年以来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发展到上十所院校,现在已经有了三所院校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一个培养暖通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完整的体系。

为祖国培养暖通空调专业人才

新的世纪即将来临,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暖通专业应该培养怎样的跨世纪人才? 如何去培养这样的人才? 暖通专业本身又应当经历怎样的变革? 这一个一个的问题,只要我们一如继往,立志改革、不断进取、团结奋斗,都将迎刃而解。我们暖通专业教育事业的前景,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为V客暖通的内容,“原创”或“独家”的信息、数据及图片、报告等均为本网原创,其版权均属V客暖通所有。原创作者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V客暖通允许,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V客暖通”。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V客暖通法律声明页。

2、凡V客暖通注明"转载:其他(非V客暖通)"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3、若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13770777614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V客暖通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V客暖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