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这样一个处处强调经济新常态的年份,“中国制造2025”已然成为制造业各大企业争相讨论的热点。国家对互联网的提倡更是使得“互联网+制造”这一新词在中国传统制造业刮起了一阵转型的潮流,然而大多数的传统制造企业在热闹和激动之余,对如何做好互联网+仍然感到迷茫。
在传统制造企业的眼中,企业该如何发展应当是企业内部的决策,但在如今的移动互联时代,传统的制造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 闭门造车再也不是自身发展的路子了,企业需要与新兴的互联网行业相互融合才能生存,也只有积极寻找跨界之路才能以共赢的方式发展。
跨界合作,为产品寻求更广阔的平台
何为制造业的互联网+?笔者认为,传统企业要适应移动互联时代,就要打破长期以来制造业单打独斗的局面,以互联网开放融合的思维进行产业的跨界融合。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家电制造业的佼佼者海尔已经走在了与互联网连接的的轨道上。
2015年3月26日,海尔宣布与苏宁全面升级战略合作,海尔40多人的线上团队集体入驻南京苏宁总部,其互联网品牌统帅、模卡也一并入驻苏宁易购云台。在战略合作会上,双方达成了2015年度180亿的销售目标。在智能家居领域方面,目前苏宁超级智能APP即将推出,而海尔正在全面推广的U+智能平台计划与苏宁智能APP不谋而合,双方计划全面打通两大产品,在智能家居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今年5月,围绕“云对接”的主题,海尔与苏宁再次开启了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新型合作模式。海尔方面的负责人解释道:“海尔产品在全面接入苏宁云后,用户便可以通过手机上的苏宁云终端直接操控智能空调,合作之后哦,海尔与苏宁双方还能实现大数据、云服务的资源共享。”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之下,海尔与苏宁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智慧生态系统,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多元、个性的智慧体验。行业专家评论海尔与苏宁的合作时也说道:“在海尔智能空调硬件普及速度持续领先的情况下,双方的云合作已突破传统意义上制造商与渠道商硬件领域的合作,变成一场关于融合和生态的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合作。”
互联网+推动渠道下沉,覆盖村镇地区
在今年的中央空调市场上,海尔的业绩一路飘红。在中央空调的逆势环境下仍保持了30%的增长,连续4年行业增幅第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源于海尔对互联网+计划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则与海尔中央空调渠道下沉战略密不可分。
8月20日,海尔中央空调与苏宁云商集团再次牵手合作。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在今后的发展中,海尔中央空调将全面进驻苏宁易购和苏宁遍布全球的1600家门店,与1500家易购服务站展开深度合作。
[page]海尔再一次与苏宁的合作,不仅是要借由苏宁云商的平台扩宽海尔产品的销售渠道,更要与苏宁的线下资源打成一片,通过线上四大创新营销模式与线下体验店的相互配合,实现互联网+战略转型落地。
同时,据海尔中央空调负责人介绍,在加快销售渠道的下沉方面,海尔在2015冷年已经建成300家体验店,1800个展台,同时计划2016年建成1000家体验店,6000个展台。如此一来,在合作双方共同的努力之下,海尔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将覆盖到镇、村,进一步推动海尔中央空调互联网+战略升级。
移动互联时代,产品更新换代是王道
在笔者看来,海尔的发展最终应该就像树木的成长一样,不管枝桠伸得多远多长,占据的空间有多大,树叶终究要落叶归根。制造企业转型互联网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但值得注意的,传统企业在追赶移动互联时代的脚步时,一定不能放弃产品的研发,反而应当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手段,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
从目前的中央空调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注重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产品的智能化步伐正在加快,海尔在推动产品的智能化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在大力进行产品变革的同时,甚至开始构建基于此的智慧家居平台。
近些年来,从海尔每年发布的新产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海尔对于产品革新方面的努力。仅从2015年来看,海尔空调在过去12个月以内上市的新品贡献率达到了惊人的88%,新品所占销售量比例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2%。众所周知,企业的新品贡献率越高,也正说明了企业新技术的应用转化能力越强。
海尔在移动互联与强调智能家居的时代立足,还有通过与用户交互、不断迭代升级的新产品作为支撑:智尊系列家庭中央空调、smart flow、新风除霾机、星盒等具有智能、节能、美观、人性化特点的产品,为全国各地的海尔让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归根结底,在互联网+的思维指引下,海尔在企业、渠道、产品上已经伸出了广泛的触角,在企业的发展上,海尔与苏宁这样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合作,将产品从线下引流入线上,适应了时代消费方式;在渠道上,海尔将线上线下资源相融合,渠道纵向扩展到村镇区域;在产品上,海尔以移动互联技术研发新产品。可以说海尔已经稳健地走在了转型互联网的道路上。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V客暖通网的内容,“原创”或“独家”的信息、数据及图片、报告等均为本网原创,其版权均属V客暖通网所有。原创作者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V客暖通网书允许,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V客暖通网”。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V客暖通网法律声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