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网罗暖通空调行业最前沿资讯
解锁暖通行业更多精彩,“抖”在这里
外资品牌在中国空调市场始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不仅是因为外资品牌曾经是中国空调市场的拓荒者,同时始终也扮演着高贵品质代言人的角色。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空调的制造基地。很多曾经拜师于外资品牌的中国空调厂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企业。 在空调市场,曾经作为老师的外资品牌不仅在规模上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的本土品牌,甚至在话语权上也是拱手让给了中国品牌。如果说外资品牌还有什么优势的话,只能说在品质与盈利方面外资品牌还存有一定的优势。毫不客气的讲,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生存堪忧,或者说是在滋润与忧虑中匍匐前行。 生存状况喜忧参半 全球比较知名家电企业,只要曾经涉足过家用空调产业的,比如夏普、凉宇等等,基本都曾经在中国市场上试过水,不过一些品牌由于对中国市场不服水土,不是半途而废就是被铩羽而归。至今还在中国市场上活跃的外资品牌也就十多家而已,并且规模都不是很大。 这些真正活跃在市场上的外资品牌,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传统家用空调品牌。这类品牌占比较多,包括:松下、三菱电机、三菱重工、日立、沈阳三洋、富士通、三星、LG。这些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有些缘于当时的政策限制,不得不采取与中方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第二类是中央空调旗下的品牌,包括大金、欧威尔、东芝等,是借助中央空调的影响力进入中国家用空调市场的,是以中央空调为主要业务单元,兼做家用空调市场;第三类是把品牌交给中国企业来运作的。包括伊莱克斯、惠而浦、现代等。美国惠而浦与苏宁采取独家承销模式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深入的合作。瑞典伊莱克斯空调系列进入国美首发零售渠道,双方将结合国内不同区域的需求特点,加大在高端空调研发方面的投入。韩国现代则是把品牌委托给国内知名空调企业志高,由志高来负责国内市场的生产与销售。(见表一进入中国市场外资品牌一览表)
![]() 外资品牌中在中国市场占比较大的松下,一直就在100万台上下徘徊。LG曾经也有超过百万台的历史,但目前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是差强人意。三菱电机近年来发展不错,尤其在经营质量上较为突出,规模也在稳步的推进,但是整体规模还是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多数外资品牌都很难超越50万台/年。曾经与松下规模差不多的国内品牌格力、美的、海尔,却早已在国内份额超过300万台/年以上,甚至格力、美的已经达到了700万台/年以上的规模,国内品牌在规模上超越外资品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外资品牌已沦落到在华仅是一个制造基地而已,市场只能在海外勉强支撑。 唯独在盈利状况上,外资品牌可能要比国内品牌的平均利润水平要高。尤其是三菱电机、三菱重工、大金的毛利要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也是很多年产销百万台的国内品牌特别羡慕外资品牌的地方。外资品牌之所以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外资品牌的定位较高,锁定的消费群体是国内相对高消费的那部分,高品质带来了相对较高的溢价收益。二是外资品牌基本上都没有大幅度、大面积的参与国内市场的价格战。国内品牌产品价格低廉,盈利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个品牌为了市场份额而采取了价格战。而外资品牌缘于一贯的理念,很少主动参与极端的价格竞争,因而显示出毛利水平相对较高,但同时也很难扩大市场份额。 就整体而言,在国内当今市场上外资品牌的地位还是显得比较尴尬。说起来外资品牌是全球著名品牌,掌握着行业的核心技术,其母公司都是实力比较强的全球性企业,并且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早。但是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已经远远被国内品牌所超越。目前,外资品牌主要集中在沿海与一二线城市,在内陆省份与边缘区域的渗透力远不及国内品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外资品牌还是甘于现状,或者说是无奈的接受了这种现实。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