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能抵百万兵”曾是三国时公孙瓒称赞赵云的妙语,如今,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制造业,生产线上2台机器人相当于20名工人生产效率的事情已然成为现实。
井然有序的厂房内,一只只机械手将成品放在传送带上输送到打包区;塑料原材料经过各个机器的自动化操作,变为成型的产品零部件;体积较大的半成品翻边全部实现自动化;仅有三两名员工站在生产线的终端核验着成品……这是我国家电企业巨头美的集团正在全力打造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美的集团自2011年开始引进机器人,截止现在已经累计使用500台的机器人,预计到今年年底达到800台,后期每年以30%左右的增幅投入机器人,预计2016年当年投入机器人费用将超过3亿元。”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裁李国林透露。
为何美的会在此时发力自动化?李国林表示:“未来两年自动化会在制造业全面爆发。”美的要加快布局自动化转型,抓住未来的机会。机器人生产的好处显而易见:稳定保障产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据悉,原一条美的遥控器装配线上手工装配加检测需要7人,每小时300个;经过半年的自主研发,使用4台机器人进行自动装配,现在已达每小时350个,人数由7人降为2人。
同样的数据在美的集团各事业部已经屡见不鲜。美的集团热水器事业部制造总监勾健介绍到,去年美的集团通过对热水器工厂机器人的投入将生产制造的效率提升了40%。明年,还要继续投入40台机器人,节省120名员工。“当然,这些节省下来的员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被辞退,而是随着新产线的投入又安排到别的岗位。这样每年的产量在提高,但员工总量不变,也解决了用工问题”。勾健说,从2012年到今年的2年时间中,工厂的员工基本未增加,但产能每年都在增长。
虽然目前机器人多半还是来自进口,但据悉2012年开始美的集团便成立了自动化设计、制造团队,目前团队超过150人,负责全集团“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制造、安装、维护、保养等,现在已经掌握了部分先进技术,为美的机器人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转型提出,美的集团主要做三件事:一是用工转型,实践以人为本的人员管理;二是制造升级,全面向自动化转型;三是精品战略,首要任务就是把产品做好。”李国林表示,美的机器人战略的大力实施,不断提升效率、升级产品力,契合了美的集团 “深化转型、勇于改变、重新增长”的经营主题,意义十分深远。
与美的集团重金投入机器人生产线相对应的有这样一组数据:根据IHS研究报告《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统计,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达到9.5亿美元,并将在未来五年保持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3.7万台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是2012年的近3倍。
种种迹象表明,机器人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纷纷扎根中国的企业,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自动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