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下,改进传统的供暖系统,寻找更加经济更加清洁的替代能源,推广利用热泵等新型供暖技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已经刻不容缓。3月15日,2014年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采暖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潘云钢、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方国昌、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左庆玲、天津大学教授马一太、清华大学教授石文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成建宏等近百位行业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就格力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在集中采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讨。
常规集中采暖,高能耗及重污染是硬伤
据悉,目前采暖热源主要包括热电联产、燃煤、燃气、电等形式,其中采用燃煤锅炉约为22亿㎡,占总采暖25%的份额。而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来源。有研究报告表明,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80%,烟尘排放量的70%均来自煤炭。
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无污染采暖项目效果突出,示范意义重大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们共同参观了采用格力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采暖的工业生产基地,该基地从2013年11月15日正式开始供暖,供暖区域包括车间厂房、物流仓库等,供热面积约15万平方米。据介绍,该项目已运行了一个采暖季,供暖区域车间温度可维持在22摄氏度,效果非常好。
据悉,整个石家庄循环化工基地周边工业余热热泵供暖项目,除解决2115万平方米民用建筑供暖外,还可以节约土地630亩,年节约标准煤54.92t万吨,节水495.4万吨/年、减排废热8.3×105GJ/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3.8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668吨/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064吨/年、减少粉尘排放879吨/年,既获得了节能减排效益,又解决了民生供暖的问题。
天津大学教授马一太表示,该技术有很大的推广价值,除河北石家庄外,在天津、北京,如果能运用此项技术,可以大大地减少能源消耗。河北省今年有2000万吨煤的减量标准,北京有5000多万吨煤的减量标准,天津也有2000多万,如果采用此项技术必将大大地节约资源。
天津大学教授马一太发言
在2011年格力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组诞生之时,清华大学江亿院士就曾表示:“掌握这项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企业在中央空调领域的垄断,极大提升了我国空调行业的国际地位,对建筑节能乃至国家的能源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本次研讨会考察的两个示范项目,恰恰是最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