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和终端零售价格的下跌,暖通空调行业出现了典型的“成本倒挂”现象。2025年上半年,LME铜价上半年同比上涨12.29%,空调终端零售均价同比下跌约4.02%。这种成本上升与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使得许多企业不得不通过降低价格来维持市场份额。特别是中小品牌,由于原材料采购成本高、补贴资金到账周期长等问题,现金流缺口扩大,被迫降价套现维持周转。
价格激战下,也使得“内卷”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暖通空调行业,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市场的逐步饱和,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降价、增加卖点、服务等策略也成为常态。渠道市场也亦是如此,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陷入“个位数毛利率”的恶性竞争——部分经销商被迫无奈,不惜以5%-6%的微薄利润承接项目。这种“以价换量”的短视行为,不仅压缩了行业整体利润空间,更暴露出市场供需失衡、创新乏力、资源错配的深层危机。零售市场,零售商经营过程中的人力、仓储、物流、管材、安装、售后等成本却不断上升,形成"营收增、利润跌"的剪刀差,经销商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只能说,市场环境越来越差,“内卷”无法避免。面对当下的市场现状,积极地参与“内卷”和对决“内卷”是必不可少的行为。但企业不能深陷其中,参与“内卷”再跳出“内卷”是一个企业能够得以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商业模式,中间环节多,且不透明。而如今激烈的“内卷”在一定程度上去掉很多中间环节。可以说,市场不断“内卷”的过程也是在倒逼整个供应链重构,如果企业跟不上步伐掉队,就会被淘汰。因此,从模式上去寻找创新的办法,是迎接竞争并开发新市场的一种手段。
价格“内卷”的背景下,差异化竞争是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企业一方面通过加大在研发、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的投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寻求国际合作机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当市场在卷低价,消费者对购买过程中的服务感知力便随之攀升,尤其在考验安装能力的中央空调领域。当下,精装修成为主流趋势,对于经销商而言,想要构筑差异化护城河,更需从安装和专业度上下功夫,打造“设备+安装+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条,实现安装、售后团队全自有化。
事实上,在当前行业普遍陷入价格战泥沼、利润空间持续压缩的困局中,企业竞争已不悄然演变为一场考验战略定力与资源储备的“耐力赛”。未来几年,行业洗牌之势在所难免,市场上必然要淘汰20%-30%左右的空调工程商,在此过程中,唯有敢于提前布局的企业,方能以厚积薄发的势能实现跨越式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