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26日,国内首个楼宇科技领域的数字化峰会——第二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大会前,美的楼宇科技联合建筑人文媒体【一言一吾i-Talk】,在全国多个城市展开“TRUE见理想建筑”巡回沙龙,探讨不同城市气质与建筑之间的融合和连接,启发大众对建筑与科技关系的深入思考。
成都是国内首个以「公园城市」为理想的城市。从2018年至今,这座城市在保有自己松弛安逸文化特质的同时,越来越亲近自然,适宜居住。在「公园城市」的愿景下,成都的市民生活渐渐与绿色相融,人本价值也蕴藏到了城市发展的逻辑之中。
自然理想
提及公园城市的自然理想,我们首先想到的词是“融合”。一方面,是自然与城市的融合。自然和城市本来是两个相对的概念,通过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我们或许可以尝试去调和,让城市拥有更多绿意,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另一方面,是建筑与人的融合。建筑空间离不开人的使用,规划中需要放置人类学视角,让空间的使用因为人的习惯和人的意志,逐渐形成舒适自然的生态模式。
成都市当代艺术馆与人文图书馆
虽然在设计中考虑到了自然的引入,刘艺依旧感叹自己的很多作品是在城市里,只能做到一种小规模的“罐装自然”。好在公园城市的概念被提出,成都修了很多的绿道和公园,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未来的“生态基底”,我们能在这里不断地做加法,去填很多文化活动,拓展更多可能性。建筑师刘艺
相比之下,李烨在彭州小石村的改造项目拥有更好的生态基底。在设计「龙门·柒村艺术设计中心」时,李烨考虑到这个空间的功能不同于周边的民居和厂房,需要有一种昭示性,但又要与自然产生协调。他利用了类似山脉河流起伏的曲线形状,与环境形成一种对话关系。技术上,曲线屋面通过最小的数字化的预制去实现。材料上,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和当地材料。通过大玻璃,人们可以看到里面发生的事件,具有较强的社区感。龙门·柒村艺术设计中心
建筑师李烨
孟涛则分享了美的楼宇科技在广东佛山顺德打造的「和美术馆」案例,在安藤忠雄设计的这座极具精神性的空间背后,智慧楼宇的融入则承担着保护艺术品、提升人的观展体验、节能减碳等责任。孟涛表示,虽然这座建筑的体量不大,仅8000多平方,但它在设计中需要统筹的系统非常多,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佛山和美术馆,安藤忠雄设计
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院长孟涛
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作为一种技术的介入,做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矫正工作,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手段,创造了一个运维系统,在环境温湿度、安保、消防、人流量检测、用电量等各个方面来确保美术馆的运转,也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近乎于自然界的一种和谐的氛围。
和美术馆智慧运营中心
宜居理想
人对自然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公园城市」提出要科学地统筹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优化人的生活细节。公园城市的理想建筑,更需要从人的体验角度出发,不局限于提供一片绿地,而是将不同功能的文化设施带到公园中,丰富市民生活。
天府美术馆
优秀的空间总是相似,位于佛山顺德北滘镇的和美术馆,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一个地区的“气场”。“作为拥有2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业城镇,北滘原本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制造、挣钱的地方,和文化艺术没有多大关系。但因为和美术馆的存在,这里的整个气息被扭转了,很多人专程到访,打卡分享安藤忠雄的建筑。‘打工人’也有机会从日常工作中抽离,走入美术馆,浸润在文化艺术当中”,孟涛感叹这种跨界的必要性。

除了建筑空间之外,美的楼宇科技也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关怀人,创造更宜居的环境。孟涛表示:“技术手段也会影响生活方式,技术是服务于人的。美的楼宇科技正在做的,是基于设计师视角和用户视角,去预判一个空间的舒适度。比如我们希望用户在这里能感受到怎样的温湿度、冷热程度、空气指数、噪音水平等。”通过IT技术手段和一系列的传感器,智慧楼宇能够监测到人的感受,但人们却不会意识到智慧楼宇的存在,这种润物无声的关怀,就是数字化的意义,它能更好地服务人,让空间变得宜居。
小石村空间使用现状
智慧理想
成都自古以来就重“规划”,张仪筑城,李冰治水,都善于判断自然条件,运用科学原理。「公园城市」中,智慧化的理念在规划之初就已摆上议事日程。在建筑领域,智慧建筑的出现,则更好地帮助一座公共空间、办公大厦、购物中心等建筑,从环保低碳、人文关怀、风险预判等各个角度来提升人的体验。

李烨则表示,智慧化意味把问题解决地不留痕迹,不再产生其他问题。不论是建筑师的人文创作还是智慧楼宇的技术考虑,目标都是相同的,都会让社区变得越来越幸福,世界越来越美好。
“幸福感虽然很难被量化,但可以被反馈。比如人们愿意在空间里多呆,或者在这里睡得更香,在这里笑的次数比别的地方多……某种程度来说,我认为理想建筑取决于人们的幸福感。”孟涛总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