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布,由盾安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完成的《寒冷及严寒气候区空气源热泵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喜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这项专门针对北方寒冷及严寒气候区供暖问题的研究项目,历经十年的持续努力,在低环温空气源热泵的应用基础研究、关键装备开发、性能测试评价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空气源热泵在我国严寒区域“煤改电”清洁供暖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做出了卓越贡献。
十年磨一剑,用科技改善环境
近年来,在国家“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战略下,减少冬天烧煤、烧化石能源采暖,无煤化就成为了北方地区冬季采暖的新思路。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到“煤改电”,不断的改变尝试后,随着“黑科技”空气源热泵的出现,终于将采暖与雾霾等问题迎刃而解,空气源热泵也成为了煤改电供暖的最佳方式。
然而,传统空气源热泵机组基于单级蒸气压缩循环,应用于寒冷及严寒气候区时表现出的制热能力不足、运行能效和可靠性低、除霜效果差等缺陷明显。如何保障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能力、高能效及可靠性,切实有效应对北方地区低环境温度下安全供暖的需求,已成为热泵行业亟待解决的共性难题。
《寒冷及严寒气候区空气源热泵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这项研究始于2008年,早在雾霾问题被全民关注时,研发人员已经前瞻性地将目光聚焦在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需求点上。
经过10年持续技术攻关,研发人员在低环温空气源热泵的应用基础研究、关键装备开发、性能测试评价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技术体系,实现了空气源热泵在我国寒冷及严寒气候区“煤改电”清洁供暖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大幅提高了空气源热泵制造业关键装备及核心部件的开发能力、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2 项、实用新型专利13 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 项,制修订国家标准4 项,发表学术论文40 余篇,项目开发的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余年技术积累,强势助力绿色供暖
在该获奖项目中,盾安自主创新的多项关键技术运用其中。尤其是换热管均匀分液技术、饶流技术、内部低温回油、翅片结构优化等关键技术的成功运用,弥补了传统低环运行换热器内存油粘度大、制冷剂蒸发不足、换热效果不佳的缺点,解决了行业痛点。此外,在项目中还攻克了智能除霜与双回路设计不间断制热除霜技术,显著缩短了除霜的时间,提高了热泵除霜期间制热的稳定性。
项目的一大成果,即盾安研制出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户用及工商用低环温空气源热泵产品,该系列产品填补了寒冷及严寒气候区节能环保供暖装备的产业化空白。
随着北方地区“煤改电”全面铺开,新升级的空气源热泵供暖以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等优势迅速成为清洁采暖的主角。盾安针对商业、家用等不同场所,推出了定制化应用产品,为客户提供了灵活多样、性能卓越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改善居民的采暖体验做出了积极贡献。凭借着在热泵行业优异的技术和成熟的方案,盾安多次获得“中国热泵行业十大杰出品牌”的称号。
作为暖通空调行业的领军企业,盾安主动承担其肩负的责任,早在2006年盾安就承接了低环温空气源热泵关键研究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并且执笔起草了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国家标准【GB/T25127.1-2010】,经过多年的科研建设,盾安同时拥有零下15℃、零下25℃、零下35℃三大低温热泵试验室。目前,盾安热泵系统解决方案已遍布多个领域,树立了众多样板工程案例,获得了用户的良好口碑。此次获奖,是行业对盾安在热泵领域的持续努力和技术领先地位的高度认可。
未来,盾安将在推进清洁能源发展的道路上持续精进,用行为守护绿水蓝天,以优异的技术、娴熟的方案、完善的服务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多贡献。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设立的面向全国机械行业的综合性奖项,是目前国内在机械行业中惟一由国家批准的奖项,旨在表彰在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促进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机械工业的综合实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