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艺术深圳
2019“艺术深圳”于9月12日至1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正式亮相。由54家国内外知名画廊、2项公共艺术、艺术衍生空间、非盈利性机构和独立策展单元带来2000余件近代和现当代艺术精品,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创作媒介,展示当代艺术层次丰富、内涵多元的形态面貌。
9月14日(周六)下午,由日立中央空调与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联合主办的“艺术深圳X设计深圳”艺术沙龙精彩呈现,主办方特邀多位艺术、设计界资深人士深度互动,共享艺术与设计盛宴!
PART1 “艺术深圳X设计深圳”艺术沙龙
▲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宋唐主持《艺术深圳X设计深圳》
▲日立中央空调市场部经理胡求凤致辞
主办方日立中央空调市场部经理胡求凤女士:日立中央空调一直秉承着“科技的想象,生活的理想”的理念,通过高科技产品的输出,为消费者提供制冷制热外的更多的中央空调使用体验,在寒冷潮湿的南方,通过“超低温除湿”及“温湿双控”功能,给予消费者干爽的家居环境;在2019年更是先后推出了中央空调业内首创的“自清洁功能”和“净化型空调”,不用专门请人清洁空调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空调除甲醛,PM2.5,除异味,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日立中央空调更是注重生活上的精神升华,与设计/艺术界多有互动,连续几年与“艺术深圳”有深度合作,去年与艺术家何岸合作了以空调为主题的“零号机”作品,今年与“艺术深圳”合作举办了多次艺术与设计相关的沙龙分享活动。
PART2 陈永杰:中国传统艺术是宝贵财富
▲品杰室内设计陈永杰老师主题分享
品杰室内设计陈永杰老师认为,每位设计师的成长和心路历程都不一样,不管是以“东学”还是“西学”作为主要知识系统,在深圳这个时尚大都市,他呼吁设计师不要忘了中国的传统和艺术。
中国画“在于神而不在于形”,线条的美感,黑白的对比,皆为臻境。设计之余,陈老师坚持创作中国传统水墨画,乘物游心,力求以最少的笔墨传达出最丰富的意境,深得中国画的精髓。他认为“玩物养志”,画画,莳花弄草,养鸟喝茶,撸猫发呆,看似无用/无关联的事情,设计师恰恰可以怡情养性,追求艺术修养的精进。
PART3 富振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书画入设计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书画入设计”是希遇设计富振辉老师艺术将养于设计的价值观及方法论。他喜爱临摹古人的画作。写生,可将建筑结构梳理得更为清晰,立面理解得更深切。中国山水画孕育着丰富的内涵,设计师借以学习古人的淡泊心境。工笔画的人物服饰/头饰/色彩/纹理,皆可成为设计灵感的来源。以传统书画手稿做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之境,更能打动客户。
▲希遇设计富振辉老师主题分享
富振辉老师尤其推崇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家以富春江的“千里之景/四时之妙”传达出远离尘俗的高远心境,画面用墨淡雅,虽黑白而毫不逊色矣!
PART4 主题沙龙
为契合艺术展的主题,也为引导现场资深设计师对“艺术”与“设计”之关系做一个聚维思考,沙龙对话在富振辉老师的主持下,抛砖引玉,给出了两个互动话题:
话题一:“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与艺术无关。”对此,您的看法是什么呢?
话题二:作为深圳的建设者,您设计的灵感多来源于哪里呢?
总体来说,现场设计师大多认为“解决问题只是设计的基础层面,当代设计还应当承担起审美引导甚至是美育的使命。”设计灵感来源借用陈永杰老师的观点做结:“灵感来自于苍穹,客户需求,生活细节,艺术生发,无处不在,与设计师的修养/阅历不可分割。”
设计师的分享,或言简意赅,简明扼要阐明观点;或妙趣横生,以绝妙比喻引人入胜;或高远立论,引经据典;或辅以案例,佐以说明。以下只就观点做一二摘录。
(排名不分先后)
▲富振辉:深圳希遇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观点:生活与设计中,处处皆有美/皆有艺术。美没有一定之规,万物皆可为灵感来源。
▲陈永杰:深圳市品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
观点:我无法想象由不懂艺术的人来做设计。文艺复兴时期让无数人为之神往,那个年代的艺术家,又是科学家,设计师。艺术与设计如影随形,灵感来自于苍穹,无处不在,与设计师的修养/阅历不可分割。
▲何海强 :居众设计院院长/运营总监
观点:基本层面而言,设计解决问题。在精神文化层面,设计应该高于生活。设计师应承担起“美”的使命。
▲秦晓艳: 深圳市后院设计机构设计总监/艺术总监
观点: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大部分设计师出身于艺术专业,审美/艺术对设计有巨大对影响力。唯有美丽之物能令我低下头颅。设计是科学,科学与艺术结合,方为完美。
▲胡军:深圳一格别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
观点:关于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我一直在思考,未曾找到答案。艺术如何融入设计中,布局/立面/比例/色彩,这些推敲和斟酌的过程都是人生的艺术。技巧/技艺有不同流派风格,美没有标准,每个空间有其独特的美。
▲魏庆喜(画者):画者艺术空间设计总监
观点:设计和艺术关系密切。艺术形式多样,点线面组成三维立体空间,空间艺术中有线条的美感,绘画艺术中有色彩的对比。创作来源于生活,设计师真正了解/理解客户的生活,切入实际做设计。深圳是高压城市,设计师也奔波于经济高速公路上,好的设计需要时间积累和艺术沉淀。
▲王可:微观世界·空间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观点:艺术和设计一定是相关的。解决问题是设计师的基本专业素养,艺术来源于生活,有丰富的内涵,设计师的艺术修养会通过设计和项目传达出来。
▲林昱廷YT Lin (中国·台湾):美国花艺设计学院教授
观点:艺术和设计的关联是毋庸置疑的。佛祖说一花一世界,心灵美的人,所看到的一切生活都是艺术,任何一个生活细节/设计细节,都可以上升到艺术的层面,都可以成为打动客户的那个点。我是被花养大的,花与我的生命关联甚深,我现在从事花艺创作,力求让我的艺术作品成为大众所认可的艺术商品。
▲曹丽霞:元本美陈软装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艺术总监
观点:设计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还可以承载精神内核。我们做购物中心软装美陈,最近在做一个高达七八米的海豚艺术装置,如何在解决商业问题的同时和艺术紧密结合。我们将废弃的矿泉水瓶放在海豚的大肚子里,借以传播环保理念,呼吁大家不要往大海里扔垃圾。
▲杨冰:朴谷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设计总监
观点:中国画,讲求画面以外的精神表达,时间和空间都融合在里面。以解决问题还是艺术升华的角度来谈设计,这取决于我的客户的需求和喜好。
▲慈洪兴:深圳市领秀建筑室内设计总监
观点:设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设计不是无中生有,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做更新,优化和提高。
▲李一山: 深圳市前海亚太装饰设计总设计师
观点:设计介于技术与艺术,是人为造物的过程,“人为”,要求以人为本,为人服务;“造物”,是创造,制造;再加上审美的思维和规律,三者结合,方可做出有价值的设计。简洁就是美,设计师要多一些人文的善意和关怀。
▲宁资端:宁资端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
观点:设计不仅仅是解决问题。人和物,功能和审美,艺术是设计师的必备修养,艺术和设计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杨成:深圳钛马赫别墅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创始人
观点:“艺”是美好的向往,可能“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术”把这种美好呈现出来。设计师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艺术化地表现出来。
▲骆武强:本归国际艺术装饰设计创意总监
观点:设计师第一要务是解决问题,其次,艺术与设计二者关系密不可分,艺术有多种形式,产品艺术,行为艺术,细节艺术等等,设计师以艺术化的方式提供方案,解决问题。
▲喻忠:深圳市千里目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观点:当我们肚子饿了,我们吃面包或者方便面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有大厨,大厨可以大饱口福/享受美味。设计师就是大厨,设计让生活更加美好。
▲李康运:居众装饰后海分部设计总监
观点: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客户,来源于我自己的体验。书本知识远远不够,生活中的我也时刻在思考。接到项目之后,我会将之前的经验归零,去体验不同的空间,总结出自己的心得和方法。
▲区子键:深圳东海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观点:艺术与设计的关系,从很多设计师都出身于艺术专业这一点来说,已经不言而喻。艺术创作再好,如果落地执行做得不好,也那是要面目全非的。设计是精神和物质共存的,在有限的条件下,预算下完成项目,这是我的实用性原则。
▲胡一鸣:天域空间设计研究院设计总监
观点:艺术是精神,设计是载体,艺术是永远走不完的路,我们都在路上。
▲林银君:深圳君悦空间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观点:我信奉禅修。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爱和人类过往的历史。生于深圳,长于深圳,对深圳的深深眷恋是我的创作动力和源泉。以史为鉴,以简约为美,将每个项目搭配不同意境,以呈现空间独特的美。
▲吴炎亮:深圳市昊祺空间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观点:设计的基础层面就是解决问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设计师和业主认知的提升,设计应该超越解决问题的层面。艺术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我一直在学习。
▲谢琼:深圳市千里目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观点:所有的艺术门类我都喜欢,但是任何艺术都要有自己的思考,才能有自己的风格和灵魂,独一无二。
PART5 艺术沙龙酒会
▲高级品酒师陈学聪分享葡萄酒的品酒艺术
▲《艺术深圳X设计深圳》部分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