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来了!
4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预测:2011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缺口保守估计将达3000万千瓦。今年将是自2004年大缺电以来缺电最严重的一年……
进入2011年一季度以来,全国有15个省级电网出现电力供应缺口。与往年不同,今年出现电力紧张的区域范围明显扩大,除了在东南沿海外,江西、安徽等中部省份也参与其中,实行拉闸限电……
5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从6月1日起上调15个省市的上网和销售电价,包括山西、青海、甘肃、江西、海南、陕西、山东、湖南、重庆、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河北和贵州……
打开百度搜索,输入“电荒”关键词,可以得到27,700,000个结果页……
如果你身在城市,你会发现企业停产,电梯限时,空调温度控制,景观照明灯集体“休眠”,电荒如同洪水猛兽已经扑面而来,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据有关数据统计,公共建筑耗电占建筑总耗电量得20%-25%,其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到50%以上,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无疑空调作为“耗能大户”,正处在节能大势的风口浪尖。如何实现空调节电,缓解电荒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摆在整个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大产品“降温”电荒
太阳能空调——在世界能源日益紧张,各种能源价格飞涨的形势下,各国都将眼光投向了太阳能,一则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再则,太阳能对环境友好,无污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无危害。太阳能空调系统主要由太阳集热器和吸收式制冷机两部分构成,兼顾供热和制冷两个方面的应用,它利用太阳集热器为吸收式制冷机提供其发生器所需要的热媒水进行制冷。热媒水的温度越高,则制冷机的COP越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越高,制冷量也越大。太阳能空调可以完全采用环境友好型制冷剂,更有数据显示吸收式制冷机的电耗仅为常规冷水机组的1/10,可谓是集节能环保于一身。但是,初期投资成本高,自然环境下太阳辐照度不高等问题仍是制约太阳能空调发展的瓶颈。
冰蓄冷空调——所谓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负荷、低价的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在白天高负荷、高电价时,将所储存的冷量融化释放出来,给建筑物供冷。冰蓄冷技术实现了“冰封”电力的神奇效果,称得上是改善和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及电网“削峰填谷”的良方。目前该项技术在世界上属于成熟的技术,正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在北美地区新增的中央空调中,冰蓄冷空调已占80%以上的份额。据估算,针对我国每年新增约3亿平米的商务建筑物而言,如果全面使用商用建筑蓄冰空调系统,每年可为国家节电38.4亿元,这对于缓解我国电力供应不足,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非电空调——顾名思义,非电空调是不以电为主要驱动能源,而是通过采用天然气、城市煤气、发电废热、工业废热、沼气等任何能产生80℃以上的热能为动力的中央空调主机,可同时或单独提供制冷、采暖、卫生热水。翻看非电空调的“成绩单”:在世博会期间,非电中央空调运行120天,节电1.8亿度,相当于1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量的总和,并且为上海节省直接电力设备投资7000万元。
有人提出,如果使用500台非电空调顶替一座30万千瓦发电站。按电空调耗电计算,一台常规容量(200万大卡/时)燃气空调每小时省电600度(kWh),500台省电30万度,这个数据很值得细算。非电空调在节电方面表现不俗,但是发展却是“举步维艰”。也许电荒,是一个契机。
我们期待,不是在电荒时我们才感受到节电节能的重要性。我们要把发展节能技术、推广节能产品贯穿到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共同打造一种低能、绿色、环保、高效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