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随着象征光明、勇敢、团结、友谊的火炬传递至“水滴”体育场——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比赛项目基本与奥运会相同,旨在为国家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不过,与往届不同,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本届天津全运会也迎来了诸多改革,可谓亮点多多、精彩纷呈。下面为你一一揭秘。
亮点一:草根参与 全民全运
如果你还以为全运会只是职业运动员“专属”的竞技赛场,那就大错特错了,本届全运会,在“全运惠民 健康中国”的大主题下,即使是广场舞大妈这样的“草根”选手,也可以登上全国最大的运动会舞台了。据悉,在今年的7月份,广场舞就已经被列为了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你有没有被“惊艳”到呢?
其实,除广场舞外,本届天津全运会增设的群众项目合计起来有19个之多,既有龙舟、舞龙、太极拳、国际跳棋、桥牌、健身气功、柔力球等大众参与度高的项目,也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轮滑、攀岩、航空、航海模型等时尚项目,更有普及度高的乒乓球、羽毛球、马拉松等奥运项目的业余组赛事。
不仅如此,国家体育总局还首次邀请华侨华人运动员以个人名义参加全运会比赛。这意味着,天津全运会将回归“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国民体质”的初心,而未来的全运会,也将成为全民参与的运动健身舞台乃至全球华人的体育盛宴。
亮点二:跨单位组队 观赏性大增
为提升比赛的观赏性,本届天津全运会,还首次鼓励省区市在部分4人以下(含4人)项目上跨单位组队参赛,创历史之先河。往届全运会,我们一般看到的场景是省队队友之间的合作,而跨单位组队,可让不同省市队伍的运动员自由结合,这将使一些项目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精彩。
本届全运会,实施跨单位组队的项目包括游泳、跳水、乒乓球、羽毛球、赛艇在内的共计10个大项49个小项。在各项目已公布的参赛名单中,就出现了马龙/许昕、丁宁/刘诗雯、陈艾森/杨昊、傅海峰/张楠这样的奥运冠军组合。这些组合和团队无疑保持了国家队运动员训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提高了全运会的竞技水平和悬念性,同时也为奥运备战确立的“强强联手”固定组合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亮点三:不以金牌论英雄 运动回归竞技本质
以往的全运会,一大特色就是尚未开幕,奖牌之争已经热火朝天了,而全运会成绩、金牌榜的排名,曾一度成为一些地方体育部门的“政绩工程”。不过,本届天津全运会,将不设金牌榜和奖牌榜,只公布比赛成绩,让运动回归竞技本质。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奖牌榜的取消,不但淡化了全运会的功力因素,让各省区市代表团和运动员个人,都能放下心理包袱,放手拼搏,还让全运会真正成为展示中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舞台。
亮点四:崭新全运村 为赛事护航
高水平赛事的发挥,永远离不开贴心的后勤保障,而本届全运会,全运村的建设也是其中一大亮点。作为全运会赛事期间接待运动员住宿和休息的地方,天津全运村建设标准参照高端星级酒店,在舒适性、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采取了多项升级保障举措,旨在为全运会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据悉,全运村本次选用的美的TR+系列家用中央空调共4322套,该产品在静音、智能、健康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可以为运动员提供五星级酒店般的休息环境,切实保障天津全运会的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