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若论名气,当属敦煌莫高窟,其位于甘肃省境内,距敦煌市城东南25公里处,是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以壁画、泥塑著称。
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说:“敦煌如果是一个历代壁画的大画馆,麦积山则是我国历代的一大雕塑馆。”麦积山石窟也处于甘肃省境内,距天水市东南45公里处,开凿于十六国时期。这里保存了从北魏以来的数以千计的精美塑像,大的高达十五六米,小的仅二十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
麦积山石窟建在一座圆锥体、中间粗大、底部细小、状似农家麦垛的麦积山上。石窟开凿于悬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古人曾称赞“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待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
“有龛皆是佛,无壁不飞天”,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珍藏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
麦积山石窟遗留的这些艺术作品,真实地记录着自东晋至清的雕塑艺术风格的演变,是中国古代自东晋至清以来,审美思潮流变的重要的实证材料,被尊崇为“东方雕塑馆”。
为了保护和弘扬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艺术博物馆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媒介,使公众以多元形式体验文化内涵,保障文化核心价值的维持与创造。除去原有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更进一步扩及地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振兴等。
博物馆建筑总面积25000平方,一期工程为15000平,空调采用两台WFI的螺杆式地水源热泵机组,管路都已经铺设好,静等主机进场。
WFI,来自美国的节能舒适系统专家,水地源热泵行业的领导者,愿我们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