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主办,中国家用电器标准与技术产业联盟和中国智能家居标准与技术产业联盟承办的“智能家电国家标准研讨会”在京召开。
会上,海信、长虹、海尔、格力等家电企业和阿里、京东、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分享了各自对于智能家电及智能家居领域的理解。阿里智能生活事业部技术资深专家王定乾的一句话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他说:“智能硬件的产业分工涉及硬件制造商、云服务平台、服务及内容公司、销售渠道、基础通讯芯片与模组企业。目前来看,每个环节都可能被重新洗牌,每个环节都可能获得巨大的市场和客户。”
融合与开放无疑已经成为智能家电领域的共识。然而,对于开放的度,家电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态度存在差别。互联网企业无一例外地呼吁“更开放”,而家电企业则有着自己的“开放度”的底线。在多位家电企业代表的演讲中,“云端开放:多次被提及。海信科龙副总裁王志刚在演讲中多次强调,对于家电企业而言,云平台的自主权至关重要,云端对接是可行之路,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挖好护城河,才能有合作”。长虹有关人士带来的演讲主题就是“如何让各家的独立云连接起来”。
某国内家电企业参会代表表示,他们是单品类公司,在互联网和物联网领域的技术能力有限,已经与国内不少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但是,合作后也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对数据和平台的自主性都比较差,想进行后期修改很困难。这令我们很困惑。”不难看出,骨干家电企业对于自建云平台的坚定态度。虽然融合与开放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智能家电发展过程中,对于主动权的争夺战已经开启。
标准领域的博弈,已经成为智能家电话语权争夺战的前沿阵地。这也是业内企业齐聚此次会议的原因之一。多位与会代表表示,期待智能家电及智能家居领域标准协议的统一。标准的统一,可以让不同品牌的智能家电以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
在物联网家电层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朱焰介绍,2013年,国家发改委和标准委组织立项了“物联网家电系统结构及应用模型等5项标准研制”,项目编号为IOT 2013010,下辖基础组、标识组、应用组,标准研制任务共计180余项,主要在共性技术应用和标准制定两个方面展开工作。标准立项有《物联网家电一致性测试规范》(20150063-T-607)、《物联网家电公共指令集》(20150064-T-607)、《物联网家电接口规范》(20150065-T-607)、《物联网家电描述文件格式》(20150066-T-607)和《物联网家电系统结构及参考模型》(20150067-T-607)。据悉,2015年8月,上述标准已经形成送审稿,有望于近期送审。
智能家电的标准更新有望被提上日程。GB/T 28219-2011《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于201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标准实施之初,智能家电尚处于萌芽期;自2014年起,智能家电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GB/T 28219-2011《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相较于行业发展的丰富程度和深度而言,显得有些“浅”。例如,该标准主要梳理了基本概念,但是对于目前备受关注的安全等问题并未涉及。 同时,该标准还规定了“家用电器智能化技术应用等级”。时至今日,智能家电发展一日千里,若仍以3年前的标准来打分评级,似乎存在问题。业内企业均在呼吁对标准内容进行修订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