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丝路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白鸽称,“一带一路”建设将带来新的历史时期全球治理结构的改善,也将形成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
赵白鸽说,“一带一路”建设是全球化最重要的载体,它将促进各国公平、平等地参与和实现发展。建设“一带一路”非常重大的一个意义,就是让我们能够参与全球治理。治理的内容不仅是经济,而且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几个方面。此外,“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不仅是在经济全球化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将促进形成一个和平与发展的世界。
至于共同体,赵白鸽认为,习近平主席在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宏伟构想时,就提出了“三共”的原则,即“共商”、“共建”和“共享”。
赵白鸽解释,“共商”指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形成对发展目标的共识,并共同探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和路径。“一带一路”建设将使包括中国在内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得到一个平等磋商的平台。比如,我们已经开启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合作,这绝对不是由中国一方来确定项目、资助额度、建设方案,而是首先从需求入手,形成共同体来开展合作。共商是建设共同体中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赵白鸽认为,共建“一带一路”不是A对B的施舍,而是要形成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各国之间的发展必须本着共建原则。最近,法国和中国合作对英国的核电站建设进行支持,这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赵白鸽称之为“北-南-北”合作,就是两个发达国家、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共同合作,这是一种模式。中国在巴基斯坦形成的是“南-北-南”合作模式:中国积极推动,借鉴了欧盟国家的标准、技术、规范乃至经验等,以促进巴基斯坦的长远发展。
再者,“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应该由沿线国家的全体人民共同分享。赵白鸽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全球化一个非常有效的载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5个,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发展的利益和成果必须是与全体人民共享。
赵白鸽称,现在最重要的是行动、行动、再行动。如果长时间谈论一个概念,而没有后续行动,可能会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首先把政府、市场和社会一切有价值的资源真正地组织起来,共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目标。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称,2015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统筹成立了蓝迪国际智库项目(RDI,ResearchandDevelopmentInternational),为建设“一带一路”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