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日报
抖音

暖通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网罗暖通空调行业最前沿资讯

解锁暖通行业更多精彩,“抖”在这里

广告

压缩机业除资金和技术还缺啥

来源:网络 作者:李甜

2015-02-06 15:13:48

    中国压缩机行业缺“技”缺“金”,当然无法在原有堆头上做强做大。事实上,压缩机行业再出发,不能或缺的应该是清晰的转型路径。正如一位风投机构负责人所言,“现在企业不差钱,而是不知道向何处去,资本如何投入才可以转成新价值?”

  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多数压缩机企业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在调整步伐时感到左右为难。我们或可从以下这则成功跨界的佛山企业故事中汲取经验。

  佛山民营企业南风股份,从初创期的手敲锤打造风扇,到十年前进军核电风机领域,成为国内核电通风设备的龙头企业,如今又与“工业级3D打印”发生交集。

  发生在佛山的这一场产业跨界,是以企业为主导拉开的,这或许是它能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其投入1.68亿元,耗时四年自主研发,将增材制造技术(广义上的说法即3D打印)应用于核工业设备领域。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新工业革命讨论比较多,多领域技术群体突破和交叉融合,增材制造、新材料、大数据等技术突破和广泛应用,正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增材技术也是德国工业4.0战略中涉及的技术之一。当然作为制造业之一的压缩机行业也面临着相应的变革。

  从工业3D打印术的突破上讲,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新材料、增材制造技术与信息化技术、数控技术等多领域的交叉融合,是跨物理、化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十几道工序的繁复的传统铸造,到一次成形且无限可修复的3D打印,尽显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意味。

  大型整体关键金属构件制造技术和装备能力不足是我国核电、火电、冶金等重大工业装备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南风股份在企业转型战略上,锁定了“核工业设备”国产化的市场,并着重研究重型金属锻件制造上共性问题,明确共性技术突围的意义。企业首先对自己要攻克的领域有了目标,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企业有的放矢地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国寻找技术合作伙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是航空材料与结构研究部“首席科学家”,激光增材制造领域专家,创新实现3D打印飞机大型结构件。南风股份遇见王华明团队之后,很快地明确在开发金属3D打印技术上的合作,两者合资成立南方增材公司,成立了“重型金属构件电熔精密成型技术项目”,面向民用领域,王华明团队持有31%股份。经过上百次实验后,核心技术团队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压缩机企业是制造业中创新要素聚集、成果应用迅速、技术竞争激烈的领域。中国在压缩机行业的发展上,一方面,缺少工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企业较难对接或者不敢尝试前沿的新技术;一方面,尽管科研机构持有关键技术的研发成果,但其在压缩机产业化道路上,缺“金”缺“产业化路径”,成果难以转化成生产力。

  在研发领域,企业必须与国家大型研究院或研究机构合作,这些机构却往往会受到体制的限制。因而,就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创新适合人才引进的机制,引导创新资源聚集聚合,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有序转化。

  在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更大力度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做的是资源整合的文章,更是合作模式创新的文章。南风股份联手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合资办起企业,立下研发项目,由此,企业与研发团队的利益达到高度一致,这非常有利于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

  企业是经济最具活力的细胞,企业对于转型升级路径的谋略,决定它能够吸引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资源,因而,压缩机行业想要打造新型战略高度,企业需要担纲主体,创新适应新时期的新驱动路径。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为V客暖通的内容,“原创”或“独家”的信息、数据及图片、报告等均为本网原创,其版权均属V客暖通所有。原创作者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V客暖通允许,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V客暖通”。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V客暖通法律声明页。

2、凡V客暖通注明"转载:其他(非V客暖通)"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3、若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13770777614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V客暖通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V客暖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