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网罗暖通空调行业最前沿资讯
解锁暖通行业更多精彩,“抖”在这里
关于投标和开标唱标 人们不清楚番禺医院空调项目的这三个子包,到底有多少投标人参加竞争。从已经报道的消息来看,参与第2子包的有如下6家投标人:广州格力和广州市水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广东省石油化工建设集团公司、中建三局二建、广州市美术公司、广东省华侨建筑装饰公司。这6家投标人,除了格力属于空调制造企业以外,其他5家均属于安装单位。 而且,从格力说他们不知道美的与中标人(广州化建)那些言语分析,开标会上,并不是把那些投标人视作“联合体”的,(如果视为联合体,则应该唱出联合体的有关方面),而看作是代理商。 各家投标人的报价是: 格力:1707.2997万元 广州化建:2151.1887万元; 其他报价为:【而广东石化和其他各投标人的报价(分别为2210万元、2170万元、2180万元),下浮比例分别为3.1%、0.5%、2.3%、1.9%】(引自:格力诉广州财政局案跟踪:呼吁公开招标过程录像 一文)。 笔者也感到十分的奇怪:一个2000多万的项目投标报价,第二低的居然比最低的要高出400万;不同空调制造厂商,代理的报价居然都接近限价,个别的只差10万元。背后有无什么特殊的因素? 笔者更要质疑:一个空调项目的招标投标,居然能够不公布涉及到的空调制造厂商?那种公开有什么意义?! 人们至今仍然不知道:著名的海尔、志高、海信、日立……等等空调制造厂商究竟是否参加了投标?又是和谁组合参加的投标? 进一步说,如果其他投标人都是代理格力空调,形成了围标,如何发现与制止呢? 反过来,如果是广州化建或者美的空调围标,人们能否知道呢? 总而言之,这种公开,只是走了过场;不提及应该公开的内容,毫无实际意义。 笔者感到,这种只表明投标代理,不说明实际制造、供应单位的公告,可能还不在少数。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