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日报
抖音

暖通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网罗暖通空调行业最前沿资讯

解锁暖通行业更多精彩,“抖”在这里

广告

41.71万户烟台市民享受集中供热

来源:烟台日报 作者:张璐燕

2014-05-16 11:18:17

    烟台市集中供热起步较早。1988年,烟台建起第一个集中供热小区———民生小区。此后,城区规模不断扩大,新小区如雨后春笋,集中供热触角不断向城郊延伸。目前,市区已有41.71万户居民享受集中供热。
   民生小区是烟台市第一个集中供热小区

   蔡春雷现任烟台市供热燃气处副处长,是烟台供热行业的见证人之一。

   据他介绍,1988年,民生小区成为我市第一个集中供热的居民小区。为了实现当年拆迁、当年回迁,让居民春节吃上热乎饺子,各种管线实行同步施工。该小区热网建设和运行由市热力公司负责。当年春节,小区居民率先享受到集中供热。“此前,烟台市民都是用土炉子取暖,家里温度只有12℃、13℃,民生小区室内第一次达到16℃以上,许多居民都非常高兴,有的人还给供热运行人员送去烟酒,表达内心的感激。”

   当时的华阳热电,也是给周边居民开展集中供热比较早的一个单位。其实,华阳热电只是烟台罐头总厂的一个热电站,主要给罐头厂和啤酒厂供应生产用蒸汽,后期才利用余热给红旗里、东风里等市政府宿舍供热。那时,较早实现集中供热的居民小区,还有市府小区、厚安小区、毓秀小区和祥和小区。厚安小区由厚安热电给供热,厚安供热的前身是烟台印染厂热电站。“改革开放之初,烟台的集中供热大致如此。总体而言,供热区域较小,每个小区仅10万平方米左右,且所采用的供热锅炉也大都是那种10吨的“快装炉”。”蔡春雷说,直到1999年“500”建成通暖,市区集中供热才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500扛起城市集中供热的“大旗”

    1994年7月,烟台市正式成立了烟台市热力开发办公室,简称“热力办”,作为集中供热的行业管理机构。之后,市委、市政府及供热管理部门理清供热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供热发展方向,引进了一大批供热专家和技术人才,并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城市供热事业。1998年7月,烟台市成功引进世界银行贷款2401万美元,筹建500热力网示范工程。1999年冬季开始正式对用户供热。

    500因工程热源每小时可提供500兆瓦的能量而得名,是山东省和烟台市重点环保示范项目,在省内和国内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500建成后,原来用于分散供暖的400台小锅炉被拆除,数万户居民家用采暖小土炉被淘汰,年可减少灰渣排放6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000吨,减少烟尘排放44000多吨。500还为芝罘区西部16家企业常年提供工业用汽,使城区西部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现任烟台发电厂工会副主席的马兆伦,当年曾任500筹资办业务组组长。他说:“当年500创建时只有4000多个用户,4个加热站。如今,500已发展供热联网面积1737万平方米,实际供热1336万平方米。”

    500供热范围东至海天名人广场,南至下曲家,西至芝罘工业园,北至烟台山,居民用户达到16万户,还有1400多家公建单位,管线总长度达到903公里,二级换热站达到120个,成为烟台市最大的供热企业!”

    1999年之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区先后涌现出12家供热企业,500、市热力公司、华阳热电、金房热力、清泉热电、东昌供热,开发区热力总公司、福山热力公司,还有牟平区的恒通供热、亿通供热、诚源供热和恒邦供热。目前,市区供热面积达5071平方米,供热户数41.71万户,供热普及率达76.04%。

    由17小时“间歇供热”到24小时持续供热

    从“花盆炉子”到烧“土暖气”,再到集中供热,我市集中供热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城市保障能力的增强。

    蔡春雷说,改革开放30年,烟台市城市集中供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区集中供热从无到有,从过去的17小时“间歇供热”到如今实行24小时供热,供热舒适度明显提升,供热普及率也越来越高。2000年时,市区供热普及率为41.14%,到2013年提高到76.04%。

    同时,城市集中供热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过去,烟台市单纯靠燃煤锅炉供热,效率低下,污染比较严重,如今形成了热电联产、大中型区域锅炉供热、以及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多种供热方式并存的供热新格局。供热企业的单台供热锅炉容量大幅提高,由过去的小型锅炉发展成较大型和大型锅炉,一台锅炉就能供1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为V客暖通的内容,“原创”或“独家”的信息、数据及图片、报告等均为本网原创,其版权均属V客暖通所有。原创作者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V客暖通允许,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V客暖通”。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V客暖通法律声明页。

2、凡V客暖通注明"转载:其他(非V客暖通)"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3、若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13770777614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V客暖通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V客暖通所有。